Sunday, October 23, 2016

【即時短評】政府不救人 只有馬後炮

2016-10-24 12:29聯合報 記者管婺媛╱即時報導
在索馬利亞被海盜劫持的輪機長沈瑞章,原有機會先被救出來,但沈說「年輕人還有他們的...
在索馬利亞被海盜劫持的輪機長沈瑞章,原有機會先被救出來,但沈說「年輕人還有他們的未來,可不可以先救他們,不要先救我?我願意殿後!」讓居間協調的蔡正元相當感動,決定救出所有人,一個都不能少。圖/取自蔡正元提供影片
被索馬利亞海盜綁架的輪機長沈瑞章,在歷經近5年的囚禁後,終於可以返家。5年間,現任、前任政府都說有努力救人,前閣揆張善政還洋洋灑灑在臉書發文,卻只呈現了兩個重點:一是要求各界給在過程中努力救援人質的蔡正元按讚,二是告訴大家,馬政府其實什麼都沒做。
在得知父親終於可返家後,沈瑞章的女兒受訪時說,全家都感謝一直幫助他們的善心人士。諷刺的是,沈女兒口中所謂的「善心人士」,包括國台辦、海協會、中國大陸外交部、薇閣董事長,就是沒有點到中華民國政府。政府在救援人質上到底做了多少努力,從沈的女兒一席話就可看出端倪。
當然,站在國家政府立場,可能真如張善政所言,政府既已事先告知船隻該海域有危險,且該船隻非我國籍,若介入可能引發國際質疑、衝擊我遠洋漁業;但政府身為人民保母,在遇到國人在外遇難時,只能端出這些「綜合考量」,在過程中未積極伸出援手,卻在最後關頭、人質已獲釋後,抬出關懷之心;而馬政府時期,國防部曾拒絕派艦前往救援,如今換了新政府上台,人質終於被釋放,國防部長又稱軍方有能力做遠程護漁、護航,放馬後炮的功力了得。
相較中國在此事上不論派艦、籌錢、辦理相關文件,全都是國家政府出面,中華民國雖然小,但政府難道連籌錢都不方便,只能感嘆「我們國家小,國力弱」,就雙手一攤什麼都不管嗎?
這些種種作為與說詞,看在被凌遲5年的沈瑞章眼底,心中必定是五味雜陳。政府部門一天到晚宣稱會捍衛我國民權益、保衛國人安全,但單就此事來看,人民不只很難相信政府有此能力,也很難相信政府有這個心。

Thursday, October 20, 2016

鄭明典憶父親曾因他遭師羞辱 造就現在的他

2016-10-20 14:48聯合報 記者洪欣慈╱即時報導
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在臉書上分享一段年輕歲月的故事。 報系資料照
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在臉書上分享一段年輕歲月的故事。 報系資料照
每個人都有一段「叛逆的歲月」?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今在臉書上分享一段年輕歲月的故事,他分享,高二時曾經一度要被導師記過,導師還把他的父親叫到訓導處、以言語羞辱,但多年後父親僅告訴他,「自己是去解決問題,不是去製造問題的」,讓鄭明典感嘆「對人,給個台階下就沒事」。網友對他的遭遇感到心疼,也直呼從鄭明典父親的大智慧得到啟發。
鄭明典回想,高二時差點會被記過,是因為在周記上檢討班上換座位問題,自己有一些想法,但因在周記上形容老師開會時「胡言亂語一通」引起老師不滿。當時以為自己出發點是好意,對老師的強烈反應很不解,也很不以為然。老師訓話時他都抬頭挺胸、站得筆直,老師就越罵越生氣,最後威脅要記過,還要找家長到學校來。
鄭明典說,老師找了他的父親到訓導處時,他以為老師找家長來是為了要逼他認錯,「心中更是不從」,故意搞失蹤,讓父親一個人面對老師,當天傍晚回到宿舍,看到父親隻身靜靜站在宿舍門口,當他問父親「老師說了什麼?」父親只平靜說「你老師說,他只想知道我如何教兒子的,他不想把他兒子教成和我兒子一樣」。
鄭明典回想當時,他和父親沒有再對話,沈默一段時間後父親便離去,「我還記得父親當天離去時的背影」,想不到老師會這麼狠心羞辱他的父親。「那個衝擊好大!」
多年後,鄭明典問了父親這件事,父親還記得,父親告訴他,他看了自己寫的周記,「你老師生氣是有道理,但你也不算什麼大錯,只是兩個人面子拉不下來而已,沒什麼嚴重」。鄭明典又問父親,不覺得老師說得太過分?父親只回答「那無關緊要,我是去解決問題,不是去製造問題的」,對人,給個台階下就沒事。
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在臉書上分享自己年輕時的「叛逆歲月」。圖/翻攝自鄭明典臉...
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在臉書上分享自己年輕時的「叛逆歲月」。圖/翻攝自鄭明典臉書

Tuesday, October 18, 2016

許志雄不唱國歌表啥態?林郁方一句話突破他盲腸

2016-10-18 11:11聯合報 記者洪哲政╱即時報導
過去曾任蒙藏委員會委員長的大法官被提名人許志雄(右),日前列席立法院,被詢及「你...
過去曾任蒙藏委員會委員長的大法官被提名人許志雄(右),日前列席立法院,被詢及「你願不願意唱國歌」時,竟然回答「人不能違背良心,國歌第一句話三民主義,三民主義的問題很多啊」。國民黨智庫國安組召集人林郁方(左)上午表示,「不就是想作官嗎?說這麼多幹嘛!阿扁當總統時,你跑去當蒙藏委員會委員長,你這種人有資格搞台獨?」本報系資料照片
過去曾任蒙藏委員會委員長的大法官被提名人許志雄,日前列席立法院,被詢及「你願不願意唱國歌」時,竟然回答「人不能違背良心,國歌第一句話三民主義,三民主義的問題很多啊」。國民黨智庫國安組召集人林郁方上午表示,「不就是想作官嗎?說這麼多幹嘛!阿扁當總統時,你跑去當蒙藏委員會委員長,你這種人有資格搞台獨?」
林郁方上午在臉書分享UDN新聞網「聯合筆記/不認國歌的大法官」一文,作了上述表示。
聯合筆記文中指出,「許志雄不認國歌也算了,這位『準憲法守護者』竟然說,『台灣不是個正常國家,中華民國是中國廢棄的國號,在國際間有混淆之虞,憲法更不是為兩千三百萬人量身訂作。』」

Tuesday, October 4, 2016

拓樸先鋒 3學者獲諾貝爾物理獎

2016-10-05 03:33 聯合報 編譯張佑生/綜合報導

諾貝爾物理獎委員會的韓森教授拿出各種麵包當道具來說明拓樸概念。 美聯社

諾貝爾物理獎委員會的韓森教授拿出各種麵包當道具來說明拓樸概念。 美聯社

本屆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英國出生的三位研究者,表彰他們在拓樸相變化(topological phase transitions)與物質的拓樸相(topological phases of matter)兩大概念的理論發現,替「未知的世界打開一扇門」。
三名得主分別是杜列斯(David Thouless,八十二歲)、哈爾丹(Duncan Haldane,六十五歲)和科斯特利茲 (Michael Kosterlitz,七十四歲)。得獎研究屬於理論物理,但哈爾丹預言,相關研究與拓樸絕緣體未來可能打造出量子電腦。
任教於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的杜列斯分得八百萬瑞典克朗(約台幣二千九百萬)的半數,任教於普林斯頓大學及布朗大學的哈爾丹和科斯特利茲平分另外一半。台大物理系教授高涌泉解釋,杜列斯對得獎的兩項研究都有參與貢獻,因此獲得半數獎金。
哈爾丹得知獲獎後表示非常驚喜且深感欣慰:「根據這些研究的許多新發現正在發生中,各界對這些新材料產生重大影響寄予厚望。」科斯特利茲則說,得獎感覺「有些茫茫然,努力沉澱中。」
需要時間沉澱的不只是得主。英國電訊報戲稱,三人研究太難懂,以致諾貝爾委員會必須拿麵包當道具說明研究的意義與重要性。記者會上,諾貝爾物理學獎委員會委員韓森特別拿出貝果、德國結麵包和肉桂麵包做例子,說明拓樸(topology)概念,表示在拓樸學者眼中,外形不同的三者在拓樸學者眼中唯一差異只有洞的數目,德國結麵包有兩個洞,貝果有一個,肉桂麵包沒洞。拓樸學處理物體延伸扭曲甚至變形時,某些不變的特性,像是洞數。無論麵包被扭成何種形狀,洞數不變。
高涌泉解釋,此為拓樸穩定性。杜列斯與科斯特利茲一九六○年代從研究二維的統計力學系統著手,發現某些物質溫度改變,狀態跟著改變時,拓樸量會產生變化。另一個簡單比喻:拓樸量像是用橡皮筋去套鉛筆,繞一圈或兩圈三圈的「繞數」不會輕易改變,也就是拓樸穩定性,除非像割斷橡皮筋這樣的劇烈變化。兩人研究在七○年代證明低溫時出現的超導現象,溫度升高後因為拓樸相變化而消失。
杜列斯與哈爾丹的研究則受到「量子霍爾效應」的啟發,發現某些固態系統在低溫狀態的拓樸性質。
諾貝爾委員會在頌辭中指出,三人的研究運用高等數學拓樸的方法研究物質的不尋常狀態,像是超導體、超流體或薄磁膜。拜三人開創性的研究所賜,尋找物質拓樸相已全面開展,希望有助於材料科學和電子學未來的應用。
物質的拓樸相變化資料來源/諾貝爾委員會 製表/張佑生

物質的拓樸相變化資料來源/諾貝爾委員會 製表/張佑生

杜列斯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名譽教授 路透

杜列斯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名譽教授 路透

科斯特利茲布朗大學物理系教授 路透

科斯特利茲布朗大學物理系教授 路透

哈爾丹普林斯頓大學物理系教授 路透

哈爾丹普林斯頓大學物理系教授 路透

低溫德國英國

比丘尼吃肉喝酒? 嗆「修行在個人」

2016-10-05 01:24 聯合報 記者林伯驊/嘉義報導

1名身穿袈裟、頭頂有戒疤,狀似比丘尼的女子,前晚到嘉市民族路日式料理用餐,吃生魚...

1名身穿袈裟、頭頂有戒疤,狀似比丘尼的女子,前晚到嘉市民族路日式料理用餐,吃生魚片、喝生啤酒(圖),引起注意。 林伯驊翻攝

1名身穿袈裟、頭頂有戒疤,狀似比丘尼的女子,前晚到嘉市民族路日式料理用餐,吃生魚片、喝生啤酒,引起注意,安姓男子上前拍攝,比丘尼自稱待佛學院很久,還嗆「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不過疑似戴名表,戒疤過多,引發網友懷疑。
前晚影片被PO上爆料公社,有網友指出也曾在高雄出沒。轄區南門派出所長洪茂發說,這名穿袈裟的女子,上月3日也在那用餐,卻想賴帳,遭到店家報案,不過警方到場時女子已付清,店家也不願追究,經確認她不是通緝犯,沒有案底。
安姓男子昨天指出,自己當時在店內喝酒,比丘尼路邊化緣完,進來卻點生魚片,還叫啤酒,覺得觀感不好,一般頭上戒疤應該只有9個,她卻有12個,還戴名表、戒指,不像一般比丘尼。
根據錄影,比丘尼一度遮住臉部和菜色,只透露住南部,至於是哪間佛學院,她說會傷害廟方不願說,最後還將酒移到椅子。
南華大學宗教研究所長黃國清說,一般人經過「三壇大戒」成為真正比丘、比丘尼,並獲頒「戒牒」,而且佛教分為漢傳、藏傳、南傳,僅有漢傳要吃素,至於戒疤看個人的虔誠度;這位貌似比丘尼的服裝為漢傳,但行為不像,恐得確認是否有戒牒。
黃國清建議,由於兩岸皆屬漢傳,若是其他派別,應入境隨俗接受吃素規範,否則觀感不好。

55歲沒退路 挺過職訓換高薪…

http://udn.com/news/story/10435/1998346

55歲沒退路 挺過職訓換高薪…

2016-10-03 02:56 聯合報 本報記者謝進盛

魏秋明(右)遭裁員後,參加「工廠自動化」職訓,順利找到新工作。 記者楊萬雲/攝影

魏秋明(右)遭裁員後,參加「工廠自動化」職訓,順利找到新工作。 記者楊萬雲/攝影

「我已沒有退路了,只想到『要如何生存』!」五十五歲的魏秋明,四年多前因公司縮編遭裁員,家庭生計頓失依靠。但是,他沒有放棄,待業一年多後,他接受職訓重回職場,薪水還比失業前高。
魏秋明出身軍人家庭,高中畢業後考入空軍機械學校,累積機械專業;退役後在某製造業大廠擔任維修工程師十多年,生活還算穩定。
數年前,公司因大環境等產業結構改變,營運每況愈下,四年多前他被迫離職。
「突然間,面對柴、米、油、鹽需求壓力,生活步調全亂了。」魏秋明回憶,當時子女都還在讀高中、大學,太太也因健康狀況在家休養,他是家中唯一的經濟支柱,突然沒了收入,對家庭是非常大的打擊。
中年失業的魏秋明,從沒想過放棄,積極投履歷找尋任何可能的工作機會的他,卻多次被嫌「太老了」;遭遇人生有史以來最大挫折,最後是職訓救了他。
「謝謝全家人支持我接受職業訓練。」魏秋明說,失業那段時間,當過工地主任及清潔工,但靜下心想一想,認為還是回到熟悉的本業較好;他報名參加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工廠自動化」職訓課程。
魏秋明說,要接受職訓,得先通過面試,面試的老師曾懷疑他是否撐的住;他表明決心,更向老師說職訓期間要住宿、不想通勤,希望有更多時間學習,獲得老師讚賞而通過面試,終於成為全班最老的學生。
半年的職訓課程紮實,一點也不輕鬆,他舉例,老師在第一堂課就要學員們折出配線,從一條條電線中折出完整的線路,差點把他考倒,還好他沒有放棄,花了一周完成作品。
當時除白天職訓課程,晚上還得抽空複習課程內容或到工廠模擬,他坦言,會這麼認真,主要是意識到人生已經沒有退路。
魏秋明在接受職訓期間,幾次接到現在老闆電話聊職訓課程概況,魏當時不以為意,沒想到一結訓,就接到老闆電話詢問有沒有意願來上班,讓他興奮不已,薪水還比以前的工作還高出一成多。
他說,面臨失業低潮的人「要改變自己,往正向去做。」這時政府的角色、態度就很重要;他認為,多數中年失業者其實有豐富的實務、人脈,驟然離開職場相當可惜,更是業界損失。「天助,自助。」魏秋明說,失業不是世界末日,如何設法讓自己「加值」後回到職場才是關鍵。

悲情「流沙中年」!辭高薪顧父母 卻葬送了人生

  
願景

悲情「流沙中年」!辭高薪顧父母 卻葬送了人生

  • 捨6萬月薪,全心顧爸媽,卻把自己的事業、健康、婚姻也賠進去。

  • 辭工作顧家人,專家:最錯誤的決策。
「我要去睡覺了。」林玉瑩使力將喊著頭痛的母親從椅子上扶起,慢慢地往房間走去,中風的父親靜靜坐在客廳一角。

記者到訪的3天前,林玉瑩92歲的母親因為昏迷被送到急診,檢查後發現罹患腦瘤,母親已有多年心臟病史、痛風、高血壓等慢性病纏身;88歲的父親中風10多年,雙腳癱瘓,大小便都得靠林玉瑩處理,每2小時就要換尿布、翻身,後來也漸漸失智。林玉瑩獨力照顧重病父母,這一顧就是17年。

58歲的林玉瑩原本在義大醫院當看護,月入6萬元,40歲時,父親中風病倒,為了照顧父親只好辭去工作,淪為「流沙中年」。老闆勸她「工作不做妳會後悔」,但她認為「照顧老人家不能等,事情遇到了就要做。」

省錢顧父母 17年沒買過衛生紙

靠著自己和父母每月1萬7千多元的農保及老人年金過日子,林玉瑩節省開銷,將舊衣服剪成一塊塊布代替衛生紙,擦過的布就洗乾淨、晾乾再利用,17年來家裡沒買過衛生紙。

一家人吃的菜全是林玉瑩自己種的,她帶記者走進家門口那片租來的菜園。

「這個長得不怎麼好。」林玉瑩指著樹上還未成熟的芭蕉,她說,爸爸喜歡吃芭蕉、木瓜,她就自己種。每天清晨5、6點,她會騎車到更遠的農地,摘回當天要吃的蔬菜,回來後煮熟、用果汁機打碎,加在稀飯裡餵父母吃。林玉瑩自己的三餐也極簡,經常一道菜、一碗飯就打發。
什麼是流沙中年?
因為家人突然病倒或公司無預警裁員、倒閉,全台有愈來愈多人像林玉瑩一樣,因為突如其來的變故,就從平順幸福的日子,淪落至貧窮線邊掙扎,如同身陷流沙難以翻身,成為「流沙中年」。
>>>>點看更多流沙中年的故事

無用地產 低收補助絆腳石

即便生活清苦,林玉瑩卻因為名下有地產,無法列為低收入戶。「那塊地也沒辦法種東西。」林玉瑩說,她在藤枝二集團部落有塊山林地,但莫拉克風災後家園被毀,全家搬到杉林大愛園區,那塊地現在無法耕種,只能擱在那,卻因此不能申請低收。

中年是家計負擔最沉重的年齡,但國內社福較偏重在老人、小孩與身心障礙,中年新貧族成為社福顧不到的角落。衛福部社會救助及社工司長李美珍表示,對於沒達到中低收入戶標準的「近貧家庭」,由於社福補助有限,面對中年人口,多是協助就業及幫助工作穩定。
這群從中產階級跌下來的人,很多因為有房有地、有存款,不容易進入低收。
「這種中年新貧的結構性現象,代價是由個別家庭來承擔。」東吳大學社工系副教授李淑容觀察,很多家庭都付出沉重代價,包括疾病、丈夫酗酒、外遇和家暴、由婦女扛起家計等,「但社福資源大多集中老年,中年新貧家庭能得到的支援相對不足。」
林玉瑩將舊衣服剪成一塊塊布代替衛生紙。記者楊萬雲/攝影

搞壞身體 「一次看5科」

林玉瑩的身體在經濟與照護雙重壓力下逐漸被壓垮,乳癌、糖尿病和帶狀疱疹陸續找上她,受糖尿病影響,視力漸漸退化。「帶爸媽去醫院,我也跟著看病,一次得看5科。」林玉瑩說。

許多家庭照顧者像林玉瑩一樣,在顧家人的同時,自己也悄悄生病。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家總)最新調查顯示,近4成照顧者認為因照顧工作導致健康變差,且有超過7成照顧者心理健康受影響。這群中年照顧者也將逐漸老去,到時誰來照顧他們?

但林玉瑩想不到未來的問題,因為除了照料父母,還有一個因車禍住院30幾年的弟弟要照顧,4人醫藥費占了大半生活開銷,但她卻未向政府申請重大傷病補助。
我跟爸爸、媽媽和弟弟都可以申請,但我想說自己還可以就先不要,因為那也是拿國家的錢。
離婚多年的她,3名子女都已成年,但他們的經濟也不寬裕,「我常跟他們開玩笑,有剩下的錢再給我,沒有的話就不要。」她說,孩子自己生活都不夠了,不要麻煩他們,她只盼偶爾回來幫她看顧父母,讓她喘口氣。

去年林玉瑩曾一度試著打零工維持家計,但因父母病情惡化,不得不放棄打工機會,「這個都先不要想。」照顧父母,就像一場馬拉松,只是她的馬拉松看不到終點。
林玉瑩原本在義大醫院當看護,40歲時父親中風病倒,為了照顧父親只好辭去工作。記者楊萬雲/攝影

隱形失能 全台131萬人

衛福部推估,我國「隱形失能」人口有131萬,受影響的工作人口(隱形照護)231萬人,像林玉瑩這樣,離開職場的有13.3萬人。家總估計,家庭照顧者以45到55歲中年族群最多,他們是家中的經濟支柱,一旦因家人病倒離職照顧,全家人生活很可能隨即陷入貧窮。

「長照」雖是近年政府力推的社會安全網,但建置速度卻趕不上人口老化。家總2015年統計,全台約有76萬名失能、失智老人與身心障礙者,其中近6成由家人獨力照顧,近3成由外籍看護照顧,僅1成5使用政府長照資源,換算約有64萬名失能者未被政府承接。
僅15%失能者 獲政府照顧家屬照顧外籍看護工政府照顧服務Highcharts.com

離職顧家人「最錯誤決定」

為數不少的家庭因為付不出看護費用,或不放心家人被他人照料,而讓家中經濟收入最低的、最沒有聲音的那個人辭去工作、在家照顧。「這當然是我們最不樂見的。」家總秘書長陳景寧說,犧牲工作,後面可能會衍生照顧者財務及精神壓力等嚴重問題。
照顧者在慌亂的情況下,最錯誤的決策就是離職。
陳景寧表示,許多真實的長照經驗是,在問題發生前未及早準備,當家人病倒,一時間手足無措,不知道向誰求助,更沒聽過政府推動多年的「出院準備服務」「照管中心」。她建議,當民眾發生照護問題時,第一步應找縣市照管中心,進行資源盤點,了解可以從政府得到哪些照護資源,例如住家周邊有哪些居家社區服務、社區有沒有日間照顧中心等。
為了孩子,劉忠福努力重回職場。記者楊萬雲/攝影

薪資停滯20年 中年更易陷流沙

現在40多歲的中年世代,20年前踏入就業市場時,正好遇上經濟成長放緩、產業外移,造成結構性失業,派遣、臨時工大量增加,薪資停滯20年。這樣的時空脈絡,讓台灣的中生代更無法承受突如其來的變故。

45歲的劉忠福,靠著努力工作,雖然辛苦,也還算能讓太太與3名子女過著幸福日子。但3年前的工地意外,劉忠福左手臂被鋼筋刺穿,不僅長達半年無法上班、沒有收入,更丟了賴以為生的營造工作。
一場工傷,讓劉忠福淪為流沙中年,好一陣子全家只靠他代班保全的不穩定薪水過活。現在,劉忠福拿到了正職的工作,固定月薪2萬7,但要養家仍相當吃緊,幾乎無法儲蓄。他眼裡只有3個發展遲緩的兒女,希望他們在接受早療後能追上一般孩子的腳步,能把辛苦賺來的錢都花在供孩子讀書上。但20年後將要退休的自己呢?劉忠福只能尷尬的笑說:「我沒想這麼多。」

聯合報/蔡佩蓉、黃信璁、鄧桂芬 報導
聯合報/許瑋琳、陳建名 影音拍攝剪輯
聯合報/柯永輝、須冠達、李康齡 製作
主圖/楊萬雲 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