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pril 19, 2018

獨老時代來臨 每個人都必須準備面對「孤獨死」?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097080?from=udn-hotnews_ch2
2018-04-20 05:04聯合報 記者陳宛茜╱即時報導
日本作家上野千鶴子認為,未來世界,每個人都必須面對「孤獨死」。圖/台北國際書展提...
日本作家上野千鶴子認為,未來世界,每個人都必須面對「孤獨死」。圖/台北國際書展提供
三月起,台灣正式步入高齡社會,65歲人口突破14%,平均7個人中, 就有1個是老人。預估8年後,邁入「超高齡社會」。
你願意一個人面對臨終嗎?高齡化、不婚、少子化的浪潮襲來,不論有無結婚,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老後單身族,迎接「獨老時代」。十年前,NHK曾報導「孤獨死」的社會危機,震撼一時;然而在未來,「孤獨死」逐漸成為常態。
日本預估,2035年,日本總人口中,每五人之中,有兩人是超過65歲的單身高齡者。近來,許多日本學者、作家出版討論如何面對「孤獨死」,相關書籍今年紛紛引進台灣。
社會學者上野千鶴子十年前寫完叫好叫座的「一個人的老後」,便開始思考「一個人如何面對臨終」?新書「一個人的臨終」是她多年來追蹤「在家一人臨終」的心得報告。她在書中指出,根據日本國立社會保障暨人口問題研究所推算,2020年,日本65歲以上單身者將佔高齡者的三分之一,「未來將是一個人臨終的時代,只不過它來的比我想像中的快」。
為了減少「一個人死亡」的孤獨感,日本愛知縣的安養村「千年村」特意設計開放的出入口,供靈車停放。當靈車離開時,居民齊聚送離世者離開。上也認為,此一設計是讓高齡者親眼見證死亡和離別的場景,經歷這樣的場景後會感到安心,認為「大家也會這樣送我吧」。
日本也出現互相支持的高齡單身族團體,當其中一人生病,團體中的輪流排班到醫院或家中探視,避免讓他「孤獨死」。不過,上野千鶴子追蹤採訪這些團體,發現也有人會抱怨「好想一個人」。
日本另一位專門書寫單身生活的松原惇子則出版「獨老時代」。她在書中指出,近年日本出現大量專為單身高齡族服務的法人團體,每年有逾百家民間業者與團體投入此一行業,儼然成為新的銀髮商機。這些組織與單身族簽約承攬原本該屬於家人承擔之事,包括擔任單身高齡者的保證人為其租屋、辦醫療手續、辦葬禮、寄訃聞等身後事。
松原惇子認為,人們對「孤獨死」的觀念應該改變。一個人自在、從容地面對死亡,不必擔心被趕到的家人要求醫院施予不必要的急救措施,有時也是一種幸福。

蔣公哭了?中山大學銅像公投結果:孫不動蔣搬移

https://udn.com/news/story/6928/3097404?list=thumb
2018-04-20 11:20聯合報 記者徐如宜╱即時報導
眼尖的民眾今天仔細看蔣中正銅像,左眼下方的線條在陽光中就像是淚痕,覺得是不是因為...
眼尖的民眾今天仔細看蔣中正銅像,左眼下方的線條在陽光中就像是淚痕,覺得是不是因為銅像最後要搬遷的結果而流淚呢?記者徐如宜/攝影
中山大學今天公布「銅像拆不拆」全校網路「公投」結果,這是台灣第一個交由投票決定拆除銅像與否的案子。1萬零862名教職員生,總投票率為45.54%,孫中山銅像依投票結果維持現狀,蔣中正銅像則移至校內其他地方,確切地點另行討論。
中山大學學務長楊靜利表示,經過一年的校園審議民主,不同的聲音與想法透過多種不同的方式相互思辨與碰撞,教職員生在4月16至19 日進行全校「公投」。
「公投」內容分別對圖書館前的孫逸仙坐像與蔣介石立像,單一圈選「留置原地」、「搬到校內其他位置」及「搬到校外」,銅像投票沒有最低投票率門檻的限制。至於去留決策原則,若留置原地票數高於全體投票數50%,銅像留置原地;低於50%則從原地搬離。若「留置原地」與「搬到校內其他位置」兩個選項票數相加後高於全體投票數50%,銅像則搬至校內其他位置;低於50%則搬至校外。
中山大學副校長陳陽益公布投票結果,此次共有4947人投票,在孫中山銅像部分,留在原地3113票(62.93%)、搬離至校內其他位置871票(17.61%) 、搬至校外963票(19.47%),依據投票結果,維持現有狀態。至於蔣中正銅像部分,留在原地2311票(46.72%)、搬離至校內其他位置869票(17.57%) 、搬至校外1767票(35.72%),依據投票結果,移動至校內其他地點,確切時間地點將另行討論,所需經費由募款支應。
「蔣公銅像是在流眼淚了嗎?」眼尖的民眾今天仔細看蔣中正銅像,左眼下方的線條在陽光中就像是淚痕,覺得是不是因為銅像最後要搬遷的結果而流淚呢?
中山大學學生會長袁禾青指出,這次全校「公投」的投票率為45.54%。學生會製作系列懶人包,學務處製作的海報貼在校園各佈告欄公共空間,學生對銅像議題熱烈討論,對計票公式、投票門檻、公共事務參與等主題提出見解,展現了民主價值。
楊靜利表示,這次「公投」投票率高的原因,與多元式宣傳、網路投票方式有關,當然最大獎抽亞洲機票也是一大誘因。最大獎由一名學生抽中。
中山大學副校長陳陽益(右一)、學務長楊靜利(左一)與學生會長袁禾青(左二),公布...
中山大學副校長陳陽益(右一)、學務長楊靜利(左一)與學生會長袁禾青(左二),公布「公投」結果,徐如宜/攝影
中山大學副校長陳陽益(中)、學務長楊靜利(左)與學生會長袁禾青(右),公布公投結...
中山大學副校長陳陽益(中)、學務長楊靜利(左)與學生會長袁禾青(右),公布公投結果。記者徐如宜/攝影
中山大學銅像公投結果,孫中山銅像維持現狀,蔣中正銅像則移至校內其他地方。記者徐如...
中山大學銅像公投結果,孫中山銅像維持現狀,蔣中正銅像則移至校內其他地方。記者徐如宜/攝影

Sunday, April 8, 2018

【重磅快評】當施明德與史為鑑都站出來挺管...

https://udn.com/news/story/11744/3075786
2018-04-09 09:56聯合報 主筆室
教育部遲未核定台大準校長管中閔的人事案。本報系資料照 記者陳正興╱攝影
教育部遲未核定台大準校長管中閔的人事案。本報系資料照 記者陳正興╱攝影
蔡政府持續找碴「卡管」,愈來愈多人民看不下去。蔡政府或許不屑於藍營政治人物的挺管言論,卻不知該如何看待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以及「老黨外」兼禁書收藏家史為鑑的為管發聲?
施明德在臉書發文批評,「他(管中閔)厲害他當選了,願賭服輸,憑什麼不讓他上任?」、「天天找討厭的人的麻煩。榮譽感、責任心都已進了屠宰場。」、「原則、法律也不一體適用,只要我高興有什麼不可以!」、「大學自主,大學自治叫了那麼多年了,就讓它自主自治吧!難道我們要回到一言堂順我生逆我死的年代嗎?逼我又跟大家一起起來革命嗎?」
尤其施明德這一段:「反對的證據再多,嫌疑犯還只是嫌疑人連被告都還不是,更不是犯人。逮到管校長的辮子依舊可以把他拉下來的。他當了校長一樣可以法辦他的不法!」更是直指蔡政府的卡管作為已然違逆法治國精神。
至於史為鑑竟在人權博物館的紀念言論自由日活動「被噤聲」的遭遇就更為諷刺,筆名「史為鑑」的禁書藏書家石文傑說,當天原先準備的演講中要提及「給台大一位稱職的校長」、「講言論自由請還郭冠英一個公道」,但「說好要我上臺致辭,不知何故突然取銷?」
史為鑑後來更為文表示:「在卡管這事,太不可思議了。管中閔被選任校長,屬日常程序,一點沒不對,竟然鬧成這樣,各種何患無詞之罪一個一個來,竟說他是犯法,這種迫害真令人髮指。」
施明德一生為台灣民主奮鬥,是台灣黨外運動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曾三次以政治犯身分入獄,兩次被判處無期徒刑,累計坐牢二十五年半,被稱為「台灣的曼德拉」,與當權者對抗所作出的犧牲奉獻,要比如今高居廟堂的政治人物不知多出多少。
史為鑑較少人知悉,他其實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具有濃厚的本土意識,年輕時投入黨外民主運動,常在黨外雜誌投稿,更曾幫鄭南榕編自由周刊,因此多次遭到情治單位的關注,並無怨無悔投入教師人權運動和教育改革行列。
怎麼看,施明德與史為鑑都是以實際行動為台灣民主自由奉獻青春歲月者,不正是最符合當今蔡政府的政治正確?如今雙雙因看不下卡管、拔管的反民主法治作為跳出來為管發聲,蔡政府難道從他們的話語中還看不出,因為不當卡管走了歪路,其執政基礎與正當性正一點一滴跟著賠葬?
如果蔡政府連施明德、史為鑑的逆耳忠言都聽不下去,除了自認選票太多,還真找不出有更好的解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