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在起跑線,到底「贏」了甚麼?
華人很流行一句話,叫作贏在起跑線。這一種想法的本質是,人生就是一場賽跑,在進入職場之前,預備得越多越好。
不是每人都有能力購入資產,留給下一代。這些沒有資產的人,則認為有必要給他們子女擠身成為資產階級的能力。通常就是要子女去讀書,盡可能把學歷讀高,盡可能的把子女的時間表填滿,塞他們大量的補習班,才藝班,興趣班,各種課外活動,總之,越早把時間花在「對將來有用的東西」上就越好。
這個觀念有趣之處,在於大概念上,沒甚麼不對。因為的確,人在工作之前,能夠有更多的知識,經驗,學歷和技能都是好事,聽起來無可厚非,可是,在這裡卻隱藏了一個很大的陷阱,而這使很多「贏在起跑線」的嘗試不僅沒有贏在起跑線,卻導致了完全相反的效果。
是甚麼陷阱?就是這種贏在起跑線的行為,往往消耗了另外一些重要的東西。這些東西之所以被消耗,是因為並不容易理解其價值,但他們卻是很重要的。
如果我們讓小孩不斷把學歷爬上去,讀完中學,跟著讀大學,大學畢業的話,立即去讀碩士,碩士畢業的話,立即去讀博士。那麼到了完成學業時,很可能已經去到二十八歲甚至三十歲以上。進入職場後,會因為飽讀詩書,就會有別人沒有的知識,不會的技能,從此一帆風順嗎?
以上的情況不太會發生,比較有可能發生的,反而是以下的情況。
在二十餘歲,人生不論精神,體力以及學習能力都是最精華的時間,因為沒有累積交功課以外的實務工作經驗,與工作態度,所以去到職場,就只是一個完全的新鮮人,工作與行政方面的知識,差不多是零。結果相比起學歷更低的人更不會找到發展空間。
讀了很多年書是沒錯,也許還學了一些技能,可是那些知識技能並非罕見,全世界所有大學都在生產類似的大學生。這些知識和技能,在市場上早已經供應過盛。以前的大學生可能因為擁有市場需要而欠缺的語言能力,例如英語,或者技術能力,例如工程學,但現在這些並不稀缺。
投入這麼多,不見得就能換取競爭優勢,反而喪失了「青春」,時間已被消耗,能從年輕時獲得經驗的機會,也一去不返。
當你正在籌劃「贏在起跑線」這件事時,是一個人在幼年期,可是他要二十年才成年,在古代,也許你能二十年前耕田,二十年後也耕田,二十年前考科舉,二十年後也是考科舉。可是在二十一世紀,別說二十年,五年,十年世界的變化也越來越大。
你一開始所規劃,當時合理的方向,以及有用的技能,在二十年之後的世界,很可能就是沒用了。例如在二三十年前,我們還有一個職業叫「打字員」,但現在還有多少人需要打字員?
我們以為有市場價值,趁年幼時所培養的知識和技能,以及認為可以有用的學歷,在未來卻變得徒然。但為此,我們卻取去了孩子兩件重要的東西——「青春」與「選擇」——他們無權選擇他們的時間用來做甚麼事,因為時間都被預先安排了。
沒有選擇,則沒有了訓練主動性,判斷力和決斷力的機會。變得被動,很容易迷失方向,求生意志,解決問題的應變性不夠強。這些需要頻繁的選擇,被錯誤的選擇教訓,被遲疑沒有選擇而教訓,你在學習一堆才藝班時,卻拿走了一個最重要的才藝。
至於年輕時被困在學校的時間太長,在封閉的學校環境,則對於外面世界的認識以及實務,會越走越遠。學校環境的變化,遠不如外面來的急速。學校的教授老師的經濟來源,也和民間產業並不一樣。讀書換來高學歷,但用了太長時間的結果,就是對外面世界的認識,落差太大。
贏在起跑線,很可能反而只是學會一堆屠龍之技,而失去了更重要的生存能力,那麼,這就倒轉變成輸在起跑線了。
並不是說人不需要預備自己,但也請適可而止,要把相當的時間和選擇權,留給青少年自己。有時在起跑線跑太快,卻跑錯了方向,要去到目標反而變得更費力,因為你不容易看清楚未來,而我們現在訂立的方向很可能是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