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October 19, 2015

夜市擺攤募兵 軍人嘆:部隊1年有8個月在打掃

2015-10-20 10:09:01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空軍夜市擺攤。取自Chuan-Yi Huang臉書

分享
國軍志願役招募困難,錄取率僅5成,導致預計明年底完成的募兵制被迫延期,有網友捕捉到空軍到夜市擺攤徵人的景象,一名現役軍人大嘆:「投注大把青春歲月、犧牲與家人共享天倫的職業,竟淪落到需要在夜市擺攤。」
一名黃姓軍人在臉書上轉貼空軍到夜市擺攤募兵的照片,他表示拉人進來只是「緩解募兵跳票的燃眉之急,卻無法改善已經爛到根裡的腐敗體制」,他認為軍中不缺優秀人才,只是都要很無奈地幫腦袋進水的長官承擔錯誤的決策。那些被送往國外重點栽培的幹部因見過世面,面對清流無法拯救死水的窘境,返國後只能選擇報退。
黃姓軍人指出指揮者沒有將人力匱乏的問題傳達給高層,反而還要壓榨基層,營造歌舞昇平的景象,他批軍人的精力都被用在無腦的勤務與站哨,一支野戰部隊一年有8個月在打掃和應付督導,而且救災用的設備很糟糕,土工器具挖幾下就斷、竹掃把落漆,防彈頭盔還能被子彈打穿。
他表示認識很多有為的好軍人,總是默默付出,不去理會網路上的嘴砲,也不想跟不懂的人解釋。但這幾年有志於軍旅的朋友礙於現實或家人期望,差不多都退光了,「或許僅憑著熱情,還不足以走完這條漫長的路。」
不少同為軍職的網友表示贊同:「心有戚戚焉…」、「滿滿的心酸」、「感同身受」,也有人開玩笑地說:「需要找叫賣哥來支援嗎?」、「會不會還放捐款箱阿?」

國防部決定明年續徵義務役男,已引發民眾猜測,按募兵一再跳票前因,網路上已開始瘋傳83年次以後役男將恢復1年役期,國防部發言人羅紹和上午澄清表示,絕非事實,近兩年志願士兵招募狀況良好,政府將持續改善服役環境增加志願士兵招募誘因,未來若達到國防需求,就會停止徵集。記者洪哲政/攝影

Saturday, October 17, 2015

罹患膀胱癌 孫德榮:想緩解疼痛才吸安

罹患膀胱癌 孫德榮:想緩解疼痛才吸安

2015-10-17 22:01:01 聯合報 記者林怡秀、李承穎/台北報導

知名經紀人孫德榮壓低帽簷,以外套擋住手銬,步出警局時不發一語。記者李承穎/攝影

分享
知名經紀人孫德榮16日晚涉嫌持有安非他命被捕,他供稱,因罹患膀胱癌,想緩解疼痛才向網友買毒,已吸毒至少半年,他被捕後告知警方,消息曝光:「媒體會殺了我!」。17日他透過王仁甫經紀人發出聲明,表示2年前罹患膀胱癌第3期,歷經兩次大手術,最後摘除整個下體,不過術後他仍病痛不斷,多次進出醫院,為了減輕身體上的疼痛,才會吸安,因此做出不良示範,對於自己的行為相當後悔、也自覺對不起社會。
孫德榮罹患膀胱癌在圈內是公開的秘密,不過他個性強,不願讓外界知道他罹癌,歷經兩次大手術及3個月的化療和放療,但結果還是失敗,最終摘除整個下體,包括攝護腺、輸精管、除精囊,下體的24個淋巴結及膀胱,並用50公分的大腸做人工膀胱,才保住性命。
孫德榮經過半年多復健學習憋尿,從第一年每60分鐘需排尿一次,到目前每90分鐘排尿一次,過程相當辛苦,手術後這兩年仍病痛不斷,多次進出醫院,讓他陷入前所未有的低潮,轉向尋求毒品慰藉,他吸安已有半年的時間。
孫德榮昨天中午離開士林地檢署時,面對大批媒體包圍,詢問他為何吸毒?如何面對過去帶領的藝人?孫一語不發,迅速搭計程車離去。
台北市警局中山分局16日晚間9時,持搜索票到民權東路六段孫德榮(五十五歲)的獨棟豪宅查緝,他起初態度從容說「我身上現在沒有。」因屋內擺滿藝術品和名畫,員警小心翼翼,搜得滿頭大汗,孫還客氣詢問「要幫你們開冷氣嗎?」
直到警方在二樓書桌找到安非他命吸食器,孫見東窗事發,才主動把裝有兩小包、重約一點五公克安非他命的袋子交給員警,他還哽咽地說,自己知道警方是依法辦事,一開始不是要說謊,而是深怕曝光後,「媒體會殺了我!」。
孫德榮表示,台灣唱片業越來越萎縮,即使開演唱會也賺不了錢,他想轉往大陸發展;因已兩年沒工作,缺乏生活重心,加上罹患膀胱癌,身體疼痛難耐,常常失眠,他才會向一名男網友買毒品,試圖緩解疼痛,至少已吸毒半年。
警方詢問他「有賣給其他藝人嗎?」孫馬上否認,並說「我都不敢讓人知道吸毒,怎麼可能還賣給別人?」
孫德榮是前5566經紀人,這些年雖因健康關係淡出並養生,對昔日子弟兵仍很關心,昨他持毒被捕後,親近友人多無法置信。

Friday, October 16, 2015

贏在起跑線,到底「贏」了甚麼?

贏在起跑線,到底「贏」了甚麼?

2015-08-25 11:54:29

圖/LindsayEnsing (CC BY-SA 2.0)

分享
華人很流行一句話,叫作贏在起跑線。這一種想法的本質是,人生就是一場賽跑,在進入職場之前,預備得越多越好。
不是每人都有能力購入資產,留給下一代。這些沒有資產的人,則認為有必要給他們子女擠身成為資產階級的能力。通常就是要子女去讀書,盡可能把學歷讀高,盡可能的把子女的時間表填滿,塞他們大量的補習班,才藝班,興趣班,各種課外活動,總之,越早把時間花在「對將來有用的東西」上就越好。
這個觀念有趣之處,在於大概念上,沒甚麼不對。因為的確,人在工作之前,能夠有更多的知識,經驗,學歷和技能都是好事,聽起來無可厚非,可是,在這裡卻隱藏了一個很大的陷阱,而這使很多「贏在起跑線」的嘗試不僅沒有贏在起跑線,卻導致了完全相反的效果。
是甚麼陷阱?就是這種贏在起跑線的行為,往往消耗了另外一些重要的東西。這些東西之所以被消耗,是因為並不容易理解其價值,但他們卻是很重要的。
如果我們讓小孩不斷把學歷爬上去,讀完中學,跟著讀大學,大學畢業的話,立即去讀碩士,碩士畢業的話,立即去讀博士。那麼到了完成學業時,很可能已經去到二十八歲甚至三十歲以上。進入職場後,會因為飽讀詩書,就會有別人沒有的知識,不會的技能,從此一帆風順嗎?
以上的情況不太會發生,比較有可能發生的,反而是以下的情況。
在二十餘歲,人生不論精神,體力以及學習能力都是最精華的時間,因為沒有累積交功課以外的實務工作經驗,與工作態度,所以去到職場,就只是一個完全的新鮮人,工作與行政方面的知識,差不多是零。結果相比起學歷更低的人更不會找到發展空間。
讀了很多年書是沒錯,也許還學了一些技能,可是那些知識技能並非罕見,全世界所有大學都在生產類似的大學生。這些知識和技能,在市場上早已經供應過盛。以前的大學生可能因為擁有市場需要而欠缺的語言能力,例如英語,或者技術能力,例如工程學,但現在這些並不稀缺。
投入這麼多,不見得就能換取競爭優勢,反而喪失了「青春」,時間已被消耗,能從年輕時獲得經驗的機會,也一去不返。
當你正在籌劃「贏在起跑線」這件事時,是一個人在幼年期,可是他要二十年才成年,在古代,也許你能二十年前耕田,二十年後也耕田,二十年前考科舉,二十年後也是考科舉。可是在二十一世紀,別說二十年,五年,十年世界的變化也越來越大。
你一開始所規劃,當時合理的方向,以及有用的技能,在二十年之後的世界,很可能就是沒用了。例如在二三十年前,我們還有一個職業叫「打字員」,但現在還有多少人需要打字員?
我們以為有市場價值,趁年幼時所培養的知識和技能,以及認為可以有用的學歷,在未來卻變得徒然。但為此,我們卻取去了孩子兩件重要的東西——「青春」與「選擇」——他們無權選擇他們的時間用來做甚麼事,因為時間都被預先安排了。
沒有選擇,則沒有了訓練主動性,判斷力和決斷力的機會。變得被動,很容易迷失方向,求生意志,解決問題的應變性不夠強。這些需要頻繁的選擇,被錯誤的選擇教訓,被遲疑沒有選擇而教訓,你在學習一堆才藝班時,卻拿走了一個最重要的才藝。
至於年輕時被困在學校的時間太長,在封閉的學校環境,則對於外面世界的認識以及實務,會越走越遠。學校環境的變化,遠不如外面來的急速。學校的教授老師的經濟來源,也和民間產業並不一樣。讀書換來高學歷,但用了太長時間的結果,就是對外面世界的認識,落差太大。
贏在起跑線,很可能反而只是學會一堆屠龍之技,而失去了更重要的生存能力,那麼,這就倒轉變成輸在起跑線了。
並不是說人不需要預備自己,但也請適可而止,要把相當的時間和選擇權,留給青少年自己。有時在起跑線跑太快,卻跑錯了方向,要去到目標反而變得更費力,因為你不容易看清楚未來,而我們現在訂立的方向很可能是錯的。

Sunday, October 11, 2015

台灣學校之可悲 外籍教授:教師評鑑是假民主

2015-10-12 12:52:34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圖片截自韋佳德 Skanda 臉書專頁

分享
台灣大學生行為未隨年齡成長,眾多媽寶現象屢被各界所熱門討論。來自義大利並取得台灣師大博士學位的外籍教授韋佳德(本名 Skanda),在個人臉書上提及他近年來在台灣6間不同大專院校任教,看到許多同學喜歡翹課,上課時也態度欠佳,睡覺、吃飯、滑手機等行為屢見不鮮,甚至不寫功課、不參加期末考,直批這群台灣大學生「荒誕、自私」。
韋佳德也提及,台灣大專院校內的教師評量,每個學生都可以替老師打分數,表面是上校園民主,但那些從不來上課或不專心聽講的同學,卻一樣擁有評量老師的權利,怒斥這種民主「不過是一種給學生的幻覺」。
他形容台灣的大學已經變成商業機構,學生就是企業的客戶,既然客戶至上,就可以對提供教學服務的老師提出評量。韋佳德認為台灣高等教育的悲哀之處,正來自這種表面化的民主和僵硬的官僚制度,這樣下去,最後只會讓「教育」二字離本旨愈來愈遠。
許多網友對韋佳德的看法大表贊同,深切感受到台灣學生不願為自己所作所為負責;不少老師跳出表示學校不該變成服務業,「評鑑已成為踐踏教育專業的大絕招」。但也有網友舉自身例子,有些必修課真的很無聊沒有學習的意義,或是老師本身上課也不用心,不記得出過什麼作業,「考卷內容錯誤百出」,認為學校的確有不適任老師,還是應該藉由評鑑制度過濾篩選。

Saturday, October 10, 2015

肝病男失業又父母過世 疑借酒澆愁暴斃

2015-10-10 21:29:02 聯合報 記者廖炳棋╱即時報導

台北市林姓男子長期工作應酬罹患肝病,不久父母接連過世,自己又失業喪失經濟基礎;接連厄運讓他鬱鬱寡歡,不顧肝臟已無法負擔繼續借酒澆愁,日前他又獨自在家飲酒,不料卻因此暴斃。
警方指出,住在中正區的林姓男子(55歲)原本有正常工作,但長期工作應酬下,幾年前被發現罹患肝病;林男患病後本就鬱鬱寡歡,不料接著父母相繼過世,自己又遇到失業打擊,接連厄運下他喪志失意,不顧自己罹患肝病天天以酒澆愁。
林男獨自在中正區永春街租住一處矮舊平房,平時只與一名堂弟來往,不時透露輕生念頭;本月6日晚間11時許,轄區警方接獲林男鄰居報案,指稱林男房屋電燈亮了一整晚,鄰居直覺有異透過窗戶查看,發現他倒臥客廳地板,怎麼樣也叫不醒。
警方到現場查看,發現他已死亡多時,鑑識現場後發現無外力侵入跡象,身體也沒有外傷;警方發現屋內有不少米酒空酒瓶,初步研判他因有肝病病史,可能是飲酒過量導致暴斃,或嘔吐後不慎被嘔吐物堵住氣管窒息死亡,確切原因警方還要會同法醫擇日解剖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