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February 6, 2017

【即時短評】愛國者飛彈沒有庫存?華而不實冰山一角

2017-02-06 14:54聯合報 記者程嘉文╱即時報導
國防部愛國者三型飛彈。記者杜建重/攝影
國防部愛國者三型飛彈。記者杜建重/攝影
國軍引進精銳的愛國者三型飛彈,國防部還利用「官洩」模式,故意向外透露愛國者已經前進花東的訊息,但從美國政府對外公布的軍售數字就可看到,採購的飛彈數,卻正好只能將所有發射箱裝滿,根本缺乏庫儲。換言之從帳面上看,國軍雖然擁有3個營的愛國者,但要論實質的持續戰力,恐怕只能算一半。
不可諱言,臺灣對美軍購是賣方市場,我方不僅常對某些武器朝思暮想卻買不到,甚至可能因美方「強烈建議」而採購某些品項。但以愛國者採購案而言,根據華府權威消息人士指出,小布希政府當時僅建議我方可將現有的愛國者二型升格至三型,反而是我方積極要求增購兩個營。而在國內,政府宣傳軍購所提出的理由是,北中南三大都會區,都應該有愛國者的保護。
靠防空飛彈反制對方彈道飛彈,由於技術難度極高,因此飛彈必定極其昂貴。愛國者固然性能優秀,但是每枚愛三飛彈的單價,就高達新台幣1億元。而且接戰一個目標要發射兩枚,成本遠高於對方的一枚中短程彈道飛彈,也不能保證絕對擊殺。
因此發展反彈道飛彈,必須以最要害的軍事設施為限,對於相對優先性較低的軍經設施,目標應該不是期望敵人飛彈「打不中」,而是利用地下化掩體、設施多重備份、維持快速搶修能力等方式,讓設施維持「打不垮」。但是當初的政府,卻隱然將「撐起一把飛彈傘」當成鼓吹軍購的話術。
面對中共每年10%預算增長的驚人擴軍,國軍喊出「不對稱建軍」的口號,問題是什麼叫「不對稱」?如果真的要奉行不對稱作戰,更應該加強的是如何有效對潛在敵人進行嚇阻與反制,而非拚命投資「空中接暗器」。前者的技術難度與付出成本,絕對低於後者。
另一方面,美方評估我方軍力時,也多次質疑我方精準彈藥的儲量普遍偏低,影響持續作戰能力。這又要回到傳統中國官場只重門面的惡習:部隊看起軍容壯盛,但是維持部隊運作的後勤,重視度始終不被放到第一位。
新政府強調國防自主,比過去更強調武器自製,對此就必須更為關注:究竟台海如果不幸爆發戰事,美國或許(只是或許而已)有可能對我方緊急軍援,或許可能緊急補充包括愛國者飛彈在內的美製武器;但對於國造武器來說,如果自己當初不維持足夠的備份,到時候全世界誰都幫不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