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呂國禎】
2019-12-09 05:55天下雜誌
一根廢柴能變出輪胎、雨傘、窗簾布王國,又衍生洗衣粉到化妝保養品事業。2019年11月底,台化彰化廠舉行路跑,宣告工業退場、土地活化時代來臨。這座成立逾半世紀的工廠,是王永慶循環經濟傳奇代表作,化腐朽為神奇讓廢柴成為工業布王國,也產生彰化人忘不了的味道。如今產線將逐步關閉,未來70多公頃的黃金地要做什麼,也關係到大彰化地區未來發展。
1965年,台化在彰化市成立、蓋廠,雖是台塑集團第三家成立的大公司,但在台塑、台灣產業發展中都是不可抹滅的一頁。早在半世紀之前,台化彰化廠就有循環經濟的概念,今天的六輕便是這個概念的放大版,也為彰化雨傘、輪胎、窗簾成為世界級聚落奠定基礎。
也是彰化人的台化副董事長洪福源說,49年前,他到台化彰化廠報到,明年就滿半世紀了,談到彰化廠的由來,「當初誰也沒想到,有人會把沒有人要的枝梢材、小徑木,和台塑生產過剩的碱加在一起,成了嫘縈,王永慶『經營之神』當之無愧。」
「嫘縈」(Rayon)又被稱為人造絲、人造棉,嫘縈兩字取自發明養蠶的嫘祖,用此來形容嫘縈對人類社會的貢獻,當時國際上的生產方法是把木漿(纖維)素泡在氫氧化鈉,製成嫘縈之後可以仿絲綢、羊毛、天然棉。最主要兩大原料是纖維與氫氧化鈉(碱)。
把你的垃圾,變成我的原料
1958年創立南亞塑膠,成功解決台塑聚氯乙烯(PVC)生產過剩問題,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全力衝刺台塑高雄PVC產能,打造塑膠王國,需要大量的氯作為原料,卻會生產過剩的碱。洪福源說,王永慶突發奇想,拿台灣伐木業多餘不要的枝梢材(廢柴),再加上碱,兩者結合就是嫘縈。「聽起來很簡單,但就是沒有人想到,」洪福源說。
從1964年開始,王永慶花了約1年研究、找地,1965年選定在彰化投資蓋廠。雖然枝梢材是天然素材,但透過碱來取得纖維是一種化學變化,洪福源說,這也是台化全名為台灣化學纖維公司,其中必須有「化學」這兩字的由來。在彰化市70多公頃的土地上,王永慶全力擴充以化學纖維為主的投資,曾佔全世界嫘縈棉生產產能之6.6%,在同業中排名第4位,在全球嫘縈具有相當影響力。後來又在彰化蓋尼龍廠,跟嫘縈的製程能互補整合,「把你的垃圾變成我的原料」的循環經濟精神,在此發揮到淋漓盡致。
而當時台化嫘縈開始上市打的廣告,就是化腐朽為神奇。這個循環經濟最傳奇的地方是,王永慶把一噸成本約40美元枝梢材與碱變成了當時一噸1200美元的嫘縈,價值翻了30倍,讓台化在彰化屹立半世紀而不敗。
台塑生醫的前身
還有一個傳奇是,嫘縈的製程還會產生一個副產品無水芒硝,在王永慶「乾毛巾也能擰出水」的觀念下,台化成立了一個事業單位──台化清潔劑組,利用芒硝生產洗衣粉與清潔劑原料,一邊供應給國內清潔用品廠,另一邊台化自己生產洗衣粉,叫台麗牌洗衣粉。半世紀來,台灣的洗衣粉原料大部份就是來自台化彰化廠,伴隨著台灣人成長。
2003年,台化清潔劑組改組為台塑生醫公司,在台塑集團管理中心常委王瑞瑜推動轉型下,從洗衣粉開始做起,逐漸往上升級跨足化妝保養品,當時王永慶更力挺女兒,親自試用台塑生醫的保養品,鴨子划水到今天,台灣各大百貨、賣場通路上,幾乎都能看到台塑生醫的產品,甚至已有單一款洗髮精能年賣200萬瓶,擠進暢銷排行榜。台塑生醫慢慢地打出一片天,也記錄了從不起眼小樹枝到芒硝、再到化妝保養品的循環經濟與產業轉型升級的故事。
對彰化、甚至對台灣來說,嫘縈、尼龍對產業的影響深遠,可做為雨傘、輪胎、窗簾的布料,例如輪胎內簾布就是尼龍製成,因此彰化曾經是世界的輪胎、雨傘、窗簾王國,跟台化彰化建廠開始提供大量物美價廉的布料,可說是息息相關。
彰化人共同的嗅覺記憶
但對於其他彰化市民來說,台化彰化廠卻是另一種記憶。因為天然纖維(樹枝)可能含有硫化物,或者殘留蛋白質會被化學溶劑溶出,早年生產嫘縈過程中,無法百分之百避免發出這些物質的味道,加上尼龍製程,也無法百分之百避免散發出類似醋酸、阿摩尼亞的味道,被居住在附近或南來北往的人,聞到空氣中有微微的酸味,這個味道也成為彰化市民共同的記憶,當地人甚至自嘲:搭火車不用看,只要聞到味道,就知道彰化到了。
後來規模愈來愈大,台化彰化廠發展成上萬人的超大型工廠,台灣本身的剩餘木材不足,還需要從印尼進口木材。彰化還流傳著這些原木材常躲著大蜥蜴、蟒蛇被一起運進來,最後溜出來在彰化逛大街的鄉野傳說。至於,後來有人說味道是燃煤的汽電共生廠發出,這其實是錯誤的。
2016年,隨著都市發展,早年位於彰化市邊陲的彰化廠,成了彰化縣最具發展潛力的黃金地帶,70多公頃土地能做完整的規劃,又隨著產業外移,彰化廠生產規模也逐漸縮小,反對在都市中心燃煤供應蒸汽與發電的聲浪愈來愈大,當時彰化縣長魏明谷要求鍋爐執照到期的台化彰化廠汽電共生廠重做環評,雙方陷入了換照到底要不要重做環評的爭論中。
產線逐步關閉,但循環經濟精神不變
最後,汽電共生廠關廠,台化決定跟彰化縣政府打國賠官司,而少了蒸汽供應的尼龍、嫘縈,也走向逐步關廠的命運。3年來,約1500多位員工被迫轉往台塑集團其他工廠或提前退休,唯獨當年用芒硝做洗衣粉的台塑生醫因為已經轉型為觀光工廠與樂活園區,甚至結合長庚醫院跨入預防醫學,現在反而成了台化彰化廠的支柱。
今年,台化彰化廠辦路跑賽,另一層意義是70多公頃土地的開發計劃將邁開大步,王瑞瑜說,未來除了台塑生醫要加碼投資之外,這裡也將蓋住宅。代表王永慶利用林業廢棄物創造的循環經濟神話與彰化人熟悉的味道,從此畫上句點。
但有一點不會改變,王瑞瑜說,將在台化彰化廠設塑膠回收的示範點,民眾可拿不要的塑膠來換點數、兌換台塑生醫產品,協助解決塑膠被亂丟並回收創造新價值。這代表著,彰化人熟悉的台化廠雖然改變了,但王永慶那種每一種東西都要把價值發揮到極致、「喝咖啡要涮奶油球」的精神,依然留在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