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y 23, 2015

異域╱孩童胸前的海洛英 那段不能說的秘密

2014-10-04 00:00:00 聯合報 聯合報/記者林以君


滿山遍野的罌粟花在風中飄搖。 許純鎰攝

分享

罌粟花在今日的泰北變得少見。 許純鎰攝

分享
聽到「泰北」,你第一個反應是什麼?可能很多人會直接聯想到「金三角」,一個在泰國、緬甸與寮國邊境交接的地方,有滿山遍野的罌粟花與暗地交易的毒品。是的,罌粟與隨之而來的毒品黑市還在,但大多在緬甸境內;走在今日的泰北邊境,你很少有機會能再看到罌粟花,於今可見的是各種經濟作物的栽種,這,當然包括了「茶」;茶山,形構出現今泰北邊境主要的地理景觀之一。

綠意濃濃的茶山,形構出現今泰北邊境主要地理景觀之一。 林以君攝

分享
另外,對許多台灣人而言,聽到「泰北」也會想到所謂的「異域孤軍」:一群國共內戰時期,從雲南顛沛流離到泰北邊境的國民黨軍隊。然而,對這群國軍與他們的後代而言,昔日輾轉而至的「異域」,已成今日家園。在邊境茶山上是國軍遺孤安身立命的所在,擺脫了上一代拿槍桿「孤軍」的宿命,成為今日泰北主要茶農、茶商、甚至茶企業家的新一代族群。

1949年,一群在國共內戰時期從雲南顛沛流離到泰北邊境的國民黨軍隊。 林以君翻攝

分享
異域孤軍1949年由中國大陸雲南遷移到緬甸北部,1953年再轉到泰國北部,但都是在種植罌粟、生產鴉片的「金三角」附近,為了生存,不乏挺而走險的人。
一位目前住在泰北美斯樂的茶家主人說,「小時候,別人家沒有蘋果吃,我家幾個孩子吃蘋果吐的籽,都可以在門前長蘋果樹」,那是走私運毒獲得的暴利。
這位茶店老闆回憶,小時候穿緬甸「沙龍」,家裡大人都會幫孩子在前胸附近縫一個暗袋,「裡面就是海洛英」。小孩子不知道那是什麼,只知道從緬甸過邊界進到泰國後,就有人來收走。

放下槍桿種茶!擺脫上一代拿槍桿的「孤軍」宿命,國民黨軍二代成為今日泰北主要茶農、茶商、甚至茶企業家新族群。圖為茶農多守仁。 林以君攝

分享
泰國、緬甸邊防人員「不可能不知道」大人利用小孩子走私毒品,只是在大環境下,有人接受賄賂,眼睛一睜一閉,就可以輕易運毒。
美斯樂雖然涵蓋在金三角範圍內,但它並非鴉片產地,而是「鴉片的集散地」之一。金三角這個歷史名詞所指的區域約在泰、緬、寮三國邊界,共有十五到廿萬平方公里。
鴉片是割取罌粟未成熟果實(蒴果)的果皮後,滲出之白色乳汁乾燥凝固而得,鴉片再經過提煉將可獲得海洛英。全盛時期的泰北毒品市場背後,是滾滾而來的暴利。

裝有鴉片的玻璃罐。 CBP提供

分享
此地曾是世上最大鴉片、海洛英類毒品產地,種植面積超過一百萬畝以上,年產鴉片二六五○噸至兩千八百噸,年產海洛英約兩百噸。
真正種植罌粟的地區在緬甸果敢、佤邦,在泰北也曾大面積栽種,後經聯合國「控制濫用毒品基金會」協助泰國大力掃毒,原來種植罌粟地區絕大多數都已經清除完成,改種旱稻、玉米等經濟作物。
三、四十年前、或更早時期的美斯樂周邊華人曾改種植果樹,可惜效果不佳。但由台灣帶來所種下的一顆顆茶樹種籽,卻在曾經的罌粟田裡漸漸長大。

美斯樂所在地(紅色標示處)。此地涵蓋在金三角內,但並非鴉片產地,而是鴉片集散地之一。金三角這個歷史名詞所指區域約在泰、緬、寮三國邊界,占地十五到廿萬平方公里。 擷自Google map


2014-10-04 00:00:00 聯合報 台大地理系/教授洪伯邑


泰北邊境的茶山,用它的靜謐,悄悄說著從罌粟流轉到滿山茶園的綠色故事。這是土地的故事,也是人文的故事,一路走來雖然血淚斑斑,但茶園裡的人們正努力思索著,如何將茶與邊境生活世界產生更多連結,遂而發展出更多希望。 林以君攝

分享
在泰北茶山上,你喝的多是台式烏龍茶,因為當地茶種來自台灣,包括種茶製茶的技術都是從1980年代開始從台灣移植過去的。泰北邊境的茶山,訴說著從罌粟到茶園一段地景轉變的故事。這是土地的故事也是人的故事,是一段血淚斑斑,從軍人轉變成茶農的生命演變。茶山故事也不只是歷史,因為茶園裡的人們正努力思索著:如何以茶,讓邊境上的生活與世界產生更多的連結。
走吧,讓我們一起上邊境,聽故事!

走吧,上邊境,聽故事!泰北美斯樂山區的交通工具─貨車。人往往習慣站在貨車後頭,就這樣一路站上山。 林以君攝

https://youtu.be/gitRpjbQak0


分享

延伸閱讀

2014-10-04 00:00:00 聯合報 聯合報/記者林以君

當年由文化界人士籌組的送炭活動,選擇救助在泰國北部接近緬甸的國軍難民村。圖擷自送炭到泰北臉書 檔案照片

分享
1982年由「宇宙光」雜誌社提出「送炭到泰北」,是許多人共同的回憶;文化界人士當年呼籲台、港各界發起「愛心傳異域,送炭到泰北」活動。

異域孤軍含家眷在內總計約六到八萬人,一般稱「泰北孤軍」。 林以君翻攝

分享
當年由文化界人士籌組的送炭活動,選擇救助在泰國北部接近緬甸的國軍難民村,含家眷在內總計人數約六到八萬人,一般稱「泰北孤軍」。
「泰北孤軍」泛指1949年國共內戰後數年內,由中國大陸雲南省經陸路移往接壤的緬甸境內的國軍。也就是李彌將軍(見下圖)率領的國民革命軍第八軍237師、第二十六軍93師及雲南省等地文職人員,大批人馬中,也包含軍人及文職官員的家人們。

雲南反共救國軍總指揮李彌上將。 林以君翻攝

分享
1953年緬甸向聯合國指控這些人非法入侵,並要求當時轉進台灣的中華民國撤離這批軍、民。國民黨政府當局借道泰國,撤離大部分滯留在緬甸北部的軍民到台灣。剩餘的孤軍殘部則由李文煥、段希文二位軍長改編成第三軍、第五軍,留在泰國北部生活。
泰北孤軍當年剛撤退至泰緬邊境時,生活條件極苛,也得不到泰國當局完整照顧,大多數都住茅草房,水電無法正常供應,衛生條件更不足,曾讓不少國人心中隱隱作痛。
媒體報導,根據「救總」統計,台灣各界對泰北難民村的援助,曾在上世紀八○年代中期達高峰,後來泰北孤軍及眷屬所獲救助減少。

在泰北,一位老兵生前天天為已故段希文將軍守墓。 林以君翻攝

分享
時間流逝,已少有台灣人還記得泰北地區還有一批忠貞國軍部隊當年受蔣介石極祕密口諭「擇佳機,圖反攻」,自願「明撤暗留」;他們留在泰北,以便有機會再打回中國大陸,可惜他們也成為緬甸、泰國眼中的「外來者」。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