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September 26, 2015

學者:Yo-Yo現象浮現 政府應正視

2015-09-26 13:38:32 聯合晚報 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

台灣年輕人晚進職場,出現歐美常見的「Yo-Yo現象」。圖為學生志工洗車。 報系資料照

分享
台灣年輕人進入職場年齡愈來愈晚,多從事非典型工作,學者表示,年輕人延後進入職場,雖與大學鼓勵輔系、雙主修等有關,但也與年輕人逃避低薪、從事非典型工作有關,歐盟各國關注的「Yo-Yo現象」已在台灣顯現,各界應正視這個問題,透過政策調整,幫助年輕人克服怯志就業問題。
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副教授李健鴻表示,Yo-Yo現象(Youth-Youth,指的是青年回復青年)係相對於「Yo-Ad」(Youth-Adult,從青年進入成人)。早期年輕人大學畢業後、工作、結婚、生子,從年輕人進入成人。這一代年輕人是延畢、唸研究所,即使短暫工作,也可能因工作挫折或尋職不順,再回到學校,一直無法進入成人狀態。
李健鴻表示,由於全球化及勞動彈性化,晚進職場是全球共通問題,年輕人被迫選擇晚進職場,歐盟及美國稱之為Yo-Yo現象。
李健鴻說,有三種人必須關注,一、因就業挫折成為「怯志青年」,不願意再找工作。二、只能從事非典型工作。三、連續一年找不到工作成為長期失業青年。政府應避免年輕人因為這三種原因晚進職場。
他說,為了解決Yo-Yo問題,歐盟已由德國執行擴大版學徒制,將西班牙、希臘、義大利等青年高失業率國家青年引進德國企業當學徒。亞洲國家日本最早重視,前年推出工作卡計畫(Jobcard),協助非典型工作青年重返工作,希望勞動部也能透過政策,及早對症下藥。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