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rch 28, 2018

藝人狄鶯之子涉恐嚇學校 臉書秀火焰槍噴火照

2018-03-29 08:42聯合報 記者何祥裕╱即時報導

涉案的孫嫌在個人臉書貼出試射火焰槍照片。圖/取自臉書
涉案的孫嫌在個人臉書貼出試射火焰槍照片。圖/取自臉書

藝人狄鶯之子在美國涉嫌恐嚇學校遭到逮捕,來自台灣、居住於賓州Upper Darby的18歲交換生孫安佐(An Tso Sun,音譯),因威脅到所就讀的德拉瓦郡天主教學校Bonner Prendergast Catholic High School 攻擊,周二晚被捕。法官裁定保釋金10萬元,他否認控罪,表示自己只是開玩笑。
據了解,疑似涉案的孫赴美前就已經是軍事迷,他在個人臉書中從2016年起,陸續張貼包括製造火焰槍的書本照片,甚至還貼了3張疑似在台灣某河濱公園施放火焰槍的照片,以及多張身穿迷彩衣、頭戴防毒面具的照片。
當時他臉書朋友看到後虧他是「淨化者,快逃」,詢問這樣是違法的,孫在臉書回應「火焰噴射器沒違法,只要有正當的理由 沒礙到人 在路上噴 就說是實驗 警察就ok」,他還問朋友想要一把嗎,朋友說想但是沒錢,孫還說,私喔。

涉案的孫嫌在個人臉書貼出試射火焰槍照片。圖/取自臉書
涉案的孫嫌在個人臉書貼出試射火焰槍照片。圖/取自臉書
================================

孫安佐為家人帶來「麻煩」道歉 法官斥責「是恥辱」

https://stars.udn.com/star/story/10088/3490549
藝人孫鵬、狄鶯之子孫安佐在美非法持有彈藥,聯邦法院判決刑滿獲釋。狄鶯(左起)、孫
藝人孫鵬、狄鶯之子孫安佐在美非法持有彈藥,聯邦法院判決刑滿獲釋。狄鶯(左起)、孫鵬與孫安佐辯護律師凱勒於休庭後一同步出法院。 圖/中央社
2018-11-20 08:37噓!星聞 綜合報導
孫鵬狄鶯的獨子孫安佐,因為在美國被控非法持有彈藥罪,美國時間19日上午在在賓州法院宣判結果,被判處「刑滿獲釋」,之後將會轉移到移民暨海關執法局(ICE),等候遞解出境,而孫安佐出庭時發言還被法官斥責,同時法官也叮囑孫鵬與狄鶯,不要讓孩子成為媽寶。
據美國《費城詢問報》報導,孫安佐在法庭上表示,自己開了一個不成熟的玩笑,但自己並沒有真的打算要在學校開槍射殺,對於給家人、美國以及自己家鄉帶來麻煩,而感到抱歉。法官突然打斷孫安佐的話,斥責表示「你不是帶給家人麻煩,而帶給家人一種恥辱,這是更嚴重的」。法官也向孫鵬與狄鶯表示,「你們的孩子獲釋後,希望你們知道,孩子長大後要成為成熟的人,不能一直繼續保護他。」

Saturday, March 24, 2018

父母病倒誰照顧?——「手足差距」引發家庭失和風暴

父母病倒誰照顧?——「手足差距」引發家庭失和風暴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1664/3043553?from=udn-referralnews_ch2artbottom

當我們慢慢變老,面對手足風險,該如何是好? 圖/歐新社
當我們慢慢變老,面對手足風險,該如何是好? 圖/歐新社
「欠缺」正當理由的手足
「手足差距」會導致「依賴的骨牌效應」,讓整個家庭分崩離析。它的背景——或說是黑幕——是依賴對象總是集中於家人(也就是沒辦法分散依賴對象)的社會體系。此外,還有一項需要詳細探究的問題,那就是父母病倒時(具體來說,是變得需要照護時),為什麼會產生新的「手足差距」。
父母病倒會導致「手足差距」的問題,也就是負責照護父母的兄弟姐妹變得窮困,和其他兄弟姐妹的「差距」明顯變大。事實上,說這個「差距」是「新產生的」並不完全正確,更精準的說法應該是「差距」進一步擴大。因為負責照護父母的人,通常是兄弟姐妹當中最「欠缺」資源、最站不住腳的。
當父母需要照護,哪一個子女要負起這個責任?討論到這個問題時,最後通常會交給「看起來『好像最會』照顧的人」,而「看起來『好像最不會』照顧的人」就不會被列入考慮。
某些子女被認為「看起來『好像不會』照顧」的「根據」,在於他的處境等各種狀況,英國社會學者珍妮特.芬奇(Janet Finch)把這樣的狀況稱為「正當理由(Legitimate Excuse)」1。這裡所謂的「正當」,指的是因為「理所當然」或「無可奈何」而不幫忙/不能幫忙照護父母這件事的「正當性」。
至於「理由」,聽起來像是(不參與的兄弟姐妹)為了替自己解套而使用的藉口,但也不一定真是如此。只是如果某人不幫忙照護,有時便會用這種說法博取其他兄弟姐妹的認可(因為他有某些狀況,所以幫不上忙也是沒辦法的事)。
那麼,這個「正當理由」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芬奇所提出的一項解釋是「其他不得不做的工作」,而這個「工作」則包括家庭內外的事。「正當理由」發揮威力的地方,便在於這份「工作」如何(看起來)綁住了兄弟姐妹。例如工作時間長、位居要職、在家中有其他要照顧的家人(尤其是嬰童)等,這時候他們往往就會被認為「不幫忙也是沒辦法的事」。
事實上,父母病倒時,照顧他們的往往是沒有「正當理由」(或相對來說最少)的子女。兄弟姐妹中,比起有全職工作的人,兼職的人比較適合;比起結婚有小孩的人,單身又沒有小孩的人比較適合;比起不和父母同住的人,和父母一起住在老家的人比較適合。儘管偶爾也會有「黑馬」竄出來,但基本上比起前者,後者更容易成為「有力的候選人」。而且因為沒有「正當理由」,有時候會被其他兄弟姐妹強迫接手,此外也有評估自己和其他兄弟姐妹的狀況後,無可奈何之下主動接下這份差事的。
然而,「正當理由」其實是可以取巧的。從「正當理由」的數量來看,大家會認為沒有「正當理由」的兄弟姐妹照顧父母的限制很少(換句話說,就是他看起來「好像最會」),因此兄弟姐妹間討論要由誰來照護父母時,沒有「正當理由」的人就很難拒絕。
只是這時我們卻不會去管他們是不是自願處在這樣的情境,也就是我們不會去思考:「為什麼他會沒有『正當理由』?」例如他沒有全職工作,說不定是因為他苦尋不到全職的工作機會;又如沒有成家或在老家和父母同住,這些都和他們的經濟能力和工作狀況有很大的關聯。
一個人能不能一直保有全職的工作?能不能結婚生子?能不能脫離老家自己一個人住?在這個社會上,這些機會本身就有差距。從這個角度來看,兄弟姐妹之間擁有不同的「正當理由」,就代表了他們之間有差距。
因此,由沒有「正當理由」的人照護/被迫照護父母,其實是非常矛盾的。因為讓在「手足差距」中已經處於劣勢的人來照顧父母這樣的依賴者,只會令他面臨更困難的處境。父母病倒(看起來)導致了「差距」,但其實只是讓原本就存在的「差距」浮上檯面,而且進一步擴大。
當父母需要照護,哪一個子女要負起這個責任? 圖/美聯社
當父母需要照護,哪一個子女要負起這個責任? 圖/美聯社
關於父母和家庭刻板的性別觀念
如前所述,兄弟姐妹的「正當理由」數量多寡,與他們之間的社會和經濟差距息息相關。不論是否幫忙照護父母,這都是為了讓自己的行為看起來「正當」的「理由」。也因此,這種不背負「父母和家庭」的「權利」,並非在兄弟姐妹之間隨機分配,而是依個人社會經濟地位的比例來分配。
如果真是這樣,那麼手足當中,女性可能比男性更難決定不理會「父母和家庭」的大小事。因為從平均薪資以及擔任管理職的比例來看,女性仍舊比男性來得低,兩性之間的差距非常顯著。
把姐妹捲入「父母和家庭」的「吸力」,不只是社會經濟的地位,還有刻板的性別觀念,如認為「不論如何還是應該由女人來照顧這個家」、「女人才有辦法好好照顧家人」等。分配家中工作時,除了有沒有工作或從事什麼工作這類「正當理由」之外,這種性別觀念往往也成為一種默認的前提,於是不知不覺中(也不見得都是故意的),姐妹就要扛下所有照顧「父母和家庭」的責任。
事實上,說到照顧年邁的「父母」,不論父母本人的期待或是實際上的照護者,「女兒」一直都名列第一。
以前父母多半都是由「媳婦」來照護,但現在奪下第一名的卻是「親生女兒」,這樣看來似乎有種「照護的形式逐漸擺脫規範」的態勢。「媳婦負責照護,是被『媳婦做這種事天經地義』的觀念強制規範的結果,但日本原本並沒有女兒必須照護的規範。如果這是事實,那就表示愈來愈多女兒擔負起照護的責任,是由於照護這件事已經不再受到強制規範。換句話說,照護變成主動的、發自親情的。」日本社會學者春日希壽代如此解釋。
春日女士在照護的第一線持續從事田野調查,敏銳地觀察到這些問題,她在《照護問題的社會學》一書中寫道:「如果愈來愈多女兒照護父母是因為受到『親情取向』的意識影響而出自對父母的『愛』,那麼兒子的參與程度也應該跟著升高。」
春日女士說得很對。這十年來,照護父母的兒子的確增加了,但是在照顧者的比例上,兒子不但比不上女兒,也還落後於媳婦。媳婦不再位居第一,女兒則遙遙領先兒子居首,與其說是因為「照護的形式逐漸擺脫規範」,不如說是由於「『父母和家庭』都是女人的責任」這種性別觀念的箝制。
在子女看來不公平的照顧期待,是如何產生的呢?或許是「被拖累也無所謂的小孩」。 圖...
在子女看來不公平的照顧期待,是如何產生的呢?或許是「被拖累也無所謂的小孩」。 圖/路透社
期待「被拖累也無所謂的小孩」來照顧
父母對子女的偏愛,不僅代表情感上的偏好,還含有另一項意義,那就是「將來要讓誰來照顧自己」。如果父母已經決定老後最想依賴的孩子,而且也會要求這個孩子照辦的話,兄弟姐妹間的「差距」就和父母息息相關。原因如前所述,是由於接下照護父母重擔的手足往往會陷入困境,和兄弟姐妹間的「差距」更會日漸擴大。
如果將希望子女照顧自己的心情稱為照顧期待,那麼這個回應照顧期待的人選是怎麼產生的呢?
首先浮現在腦海裡的是性別。前面也提到過,選擇符合照顧期待的對象時,女兒比兒子更容易出線。偏愛女兒乍聽之下「還可以接受」,可是如果有好幾個女兒的時候怎麼辦?相反地,如果沒有女兒,全部是兒子的時候又該怎麼辦?
此外這和排行也有關係。父母要是期待長子(女)成為「可靠的兄姐」,可說就是期待他在自己將來的人生——尤其是老後——成為值得依賴的對象。
有一種說法是,父母的照顧期待會表現在對子女的援助上。尤其是在小孩長大以後,例如出資讓他買房子等,提供經濟支援或生活上的協助,其實正是期待這個孩子將來會用照護來「回報」。
事實上經過實證研究後,會發現這種說法不一定成立。例如蘇特曾經和研究夥伴卡爾.皮勒摩(Karl Pillemer)一起針對母親的照顧期待做過調查。2兩人以五百多名六十五歲到七十五歲的母親為對象,首先個別詢問她們所有子女的詳細資料,接著問她們「最希望誰來照顧自己?」
他們把獲得的資料統計分析後,(很意外地)發現這些母親對子女的資助和對他們的照顧期待毫無關係,對於最想依賴的子女,不一定在他們身上砸最多錢。例如「雖然我給○○結婚和買房子的錢,可是老了以後仍然希望是姐姐照顧我」,根據蘇特他們的資料顯示,不少母親都是這樣回答的。
而在子女看來不公平的照顧期待,是如何產生的呢?
這麼說可能讓人聽了不舒服,可是根據我個人先前的研究,父母的照顧期待容易指向「被拖累也無所謂的小孩」。
持平而論,其實父母並不一定有很清晰的想法,認為「這個孩子被拖累也無所謂」,只是他們的確會有優先順序,認定某個孩子「(的人生)絕對不能被我拖累」。於是在挑選照顧自己的對象時,便會找那個優先順序排在後面的孩子。而根據我個人的調查,也曾經好幾次發現父母對子女抱有這樣的心態。
一肩扛下所有問題會導致整個家庭瓦解
總結以上的內容,父母把「差距」帶進手足之間,不只會產生兄弟鬩牆等「人際關係的麻煩」,還可能導致手足間社會經濟層面的差距。尤其在由誰照顧父母這種關係到「父母和家庭」的手足交涉中,父母的干預影響非常大。因為「父母和家庭」的責任分擔,與「手足差距」的發生和擴大直接掛鉤。
父母在過往和現今對子女們的態度,會左右責任分擔的交涉方向,假使父母過去或現在偏愛特定子女,往往會讓這個孩子在交涉中立刻處於劣勢。「反正媽媽最喜歡你」、「爸爸最依賴你」——其他手足會基於被「冷落」的不愉快經驗,要求受寵的手足一手包辦「父母和家庭」的大小事。
不過因為這樣就指責父母是這一連串悲劇的元凶,並不能解決最根本的問題。為什麼父母要操弄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為什麼他們要想方設法讓特定的子女擔負「父母和家庭」的大小事?——那是因為年邁雙親的依賴對象受到限制。
請回想一下上野千鶴子女士對於日本人「偏好女兒」的分析。日本人偏愛女兒是因為社會無法消弭大家對照護的隱憂,借用上野女士的話,就是由於「日本的照護保障付之闕如,所以才會出現這種半吊子的福利制度的產物」。事實上,現今的長照保險制度仍是以家庭的存在為前提。
在「顧家是女性的責任」這種性別分工的結構下,必須依賴家人照護的制度背後,存在著父母為子女關係間帶進的各種差別,包括性別差別、排行差別以及「子女是否成材」的差別。由於依賴對象僅限於家人,因此父母為了尋求保障,便會干預子女彼此間的關係,以確保自己的依賴對象。
在父母最終掌握了特定的子女後,卻導致「手足差距」擴大,這些「差距」形成「完美風暴」,讓手足關係陷入危機,都是起因於社會過度期待靠家庭來解決年老和貧窮的問題。由於這些問題被限縮在家庭這個框架裡,才會導致骨肉相殘的困境,而且不久後整個家庭都會因此瓦解。如果不改變社會偏重家庭福利的現況,世代間(親子)和世代內(手足)所發生的家庭失和風暴,就很難完全避免。

When the Future Becomes Reality: Why Planning Ahead Doesn't Always Work

When the Future Becomes Reality: Why Planning Ahead Doesn't Always Work

The reasons why planning is challenging.

Posted Apr 23, 2011
The conventional wisdom is that planning ahead for educationmarriage, family, careerretirement pays off. Even though none of us can read tealeaves, we believe that planning, though unsettling, is a necessary guide to our future. So why is it so difficult?
In his book Stumbling on Happiness, Daniel Gilbert, Harvard University professor of psychology, explained that "Planning requires that we peer into our futures, and anxiety is one of the reactions we may have when we do" since it is impossible to imagine every aspect of the future. This might explain why some retirees migrate to warmer climates but return to their original homes. They had not considered all the scenarios. They might not have considered the high cost of living in the new community, missing long-time friends and family, or changes in their health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I decided to explore this issue with some younger baby boomers. They were stumped when I asked them to describe how they envisioned their future. Invested in their current, complicated lives, balancing work and family demands took precedence over planning for the future. In addition, they turned away from planning because they envisioned problems rather than possibilities. Their number one issue related to whether or not they would outlive their money. And number two, they were scared about the possibility of becoming involved in care giving since they had observed many family and friends already in that role.
Despite the tie between anxiety and planning, Gilbert found that about "12 percent of our daily thoughts are about the future...each of us is a part-time resident of tomorrow." He pointed out that we are poor forecasters of our futures. Case in point: Joan tried to convince her husband to sell their house and move to a small condo. He refused. She always said, if Joe dies before I do, I am out of here. Joe died and three years have passed. Not only is she not moving but she is considering a reverse mortgage just to be able to remain in their home. What she thought about the future is not how she felt when the future became a reality.
I am part of a group that started out as women planning their retirement. Over the years, the issues have changed. They are now considering where to spend their remaining years. Should they move to retirement communities, or move to where their adult children live. They are afraid of the future, but consumed with thinking about it.
On the other hand, many relish thinking about the future. Doris is the omelet cook at a restaurant and complains that her arm gets tired and aches at night. She is looking forward to retirement; the physical strain connected with her job, is taking a toll on her. In fact, she has started planning ahead by enrolling in a training program at the local children's hospital so that she can start volunteering as soon as she stops working.
My first interview with Jim took place several months before he was to retire from a government agency. I asked what excited him as he considered retirement. He answered that he had been thinking a great deal about it and saw it as a time to "reinvent myself; have time to lecture and write; mentor students in PR; learn how to cook/speak Spanish/dance the tango; spend several weeks in a foreign city; read fiction; learn more about how to relax and be patient." When I asked what scared him about retirement, his list included: "Finding comprehensive medical insurance to cover me from 60-65; establishing a new routine and identity outside of work; staying healthy and maintaining a regular exercise schedule." Jim had thought ahead about ways to keep in touch with his work colleagues and hoped to work two days a week as a consultant at his old agency, for at least the first year of his retirement. In my follow-up interview several months after he retired, he expressed some ambivalence. Life was not perfect, however; he was committed to make it rewarding. He felt his careful planning had paid off.
To summarize, many are able to plan ahead and even enjoy the process. But for those who don't and can't, it could be because:
• Their energy is in the present and not the future;
• They deny that retirement is a major set of transitions; and
• They feel unable to engage in forecasting the future with any degree of accuracy.
So, where are you in this process?
Nancy K. Schlossberg
Author, Revitalizing Retirement: Reshaping Your Identity, Relationships, and PurposeCopyright 2011

Monday, March 12, 2018

日月光汙染事件歷時近4年 官司兩度逆轉

日月光汙染事件歷時近4年 官司兩度逆轉

2017-08-24 10:51聯合報 記者黃宣翰╱即時報導
日月光K7廠排放含重金屬廢水至後勁溪,被勒令停工,圖為環保局派員到後勁溪出水口採...
日月光K7廠排放含重金屬廢水至後勁溪,被勒令停工,圖為環保局派員到後勁溪出水口採樣。記者劉學聖/攝影
受到各界關注的日月光K7廠被控涉嫌排放廢水汙染高雄市後勁溪案,更一審判決逆轉,廠務處長蘇炳碩等4人分別被判1年4月至1年10月不等徒刑、均獲緩刑,回顧日月光月汙染事件,從案發、勒令停工、起訴、撤銷罰鍰、一審及二審宣判,至今天更一審宣判,已歷時近四年,如果日月光上訴,這場官司還有打。
日月光K7廠汙染事件
●2013.10.01,K7廠更換鹽酸儲桶管線工程施工不當致排放不合標準廢水。
●2013.12.09,高市府勒令停工。
●2014.01.03,雄檢起訴日月光公司及相關員工,董事長張虔生不起訴。
●2014.10.20,一審判日月光罰300萬元,廠務處長煥炳碩等4名員工有罪,均緩刑。
●2014.12.15,高市府同意日月光復工。
●2015.09.29,二審逆轉全判無罪;日月光免罰定讞。
●2016.03.22,高高行判決撤銷高市府對日月光多次違規的1億200多萬元罰鍰,另為適當裁罰。
●2016.12.22,最高法院撤銷二審判決,將蘇炳碩等4人發回高雄高分院更審。
●2017.06.08,最高行政法院判決撤銷日月光1億200多萬元罰鍰定讞。
●2017.08.24,高雄高分院更一審判決蘇炳碩等4人有罪,刑處與一審相同,均獲緩刑。
資料來源/聯合知識庫、聯合新聞網 製表/林伯驊、黃宣翰 ■聯合報
日月光K7廠。本報系資料照片
日月光K7廠。本報系資料照片

警察為何收賄? 「都是一碗麵開的頭」

警察為何收賄? 「都是一碗麵開的頭」

https://theme.udn.com/theme/story/6773/3027149
2018-03-13 08:00:00聯合報 記者袁志豪林昭彰陳雕文江孟謙/報導
員警涉包庇色情行業,涉嫌的中山分局中山一派出所所長林崇成(左)在北機組偵訊後,移...
員警涉包庇色情行業,涉嫌的中山分局中山一派出所所長林崇成(左)在北機組偵訊後,移送北檢複訊。 記者陳正興/攝影
台北市中山分局中山一派出所因涉嫌包庇,昨天遭到搜索,去年萬華分局也曾兩度被搜索。 新北地檢署主任檢察官王正皓感嘆,不少員警會陷入業者的「陷阱」,都可從一碗牛肉麵說起。
台北地檢署昨天搜索中山警分局中山一派出所,警員疑按月收受賄賂,通風報信包庇情色場所。
中山區日式酒店「曉」涉行賄管區遭搜索,巫姓女業者被調查局帶回偵訊。 記者林孟潔/...
中山區日式酒店「曉」涉行賄管區遭搜索,巫姓女業者被調查局帶回偵訊。 記者林孟潔/攝影

一碗麵…是人情還是心機?

從警超過20年、在台北、新北都服務過、當過派出所管區、專案小隊長、分局支援重大刑案的資深員警指出,少部分員警會收賄,以他的經驗,可從一碗牛肉麵說起。
以往員警為辦案,需認識人脈,打聽情資,藉由認識三教九流,追查刑案、賭博、毒品、色情等案件;但也因為認識了三教九流的人,業者反而有機會滲透。
派出所轄區內的各種業者如想認識警察,常在消夜時段帶上數十碗牛肉麵登門拜訪,請有在派出所的警察吃,這碗麵吃或不吃?要請老闆全部帶回去,還是盛情難卻,大家一起吃,建立良好的警民關係?
台灣人講情面、重感情,吃碗麵不算什麼,如果吃了第一碗麵,那麼之後業者再送上門的各種消夜就不會拒絕。如果是八大行業業者,打點警察之門就此打開。
葉毓蘭認為,剛滿20歲、年輕的小警員,一當上管區,其實已掌握很大的權力,轄區業者...
葉毓蘭認為,剛滿20歲、年輕的小警員,一當上管區,其實已掌握很大的權力,轄區業者、攤販都捧上天,飄飄然,仿佛身分、地位已經不同。 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認識業者後 該來的總是會來

在地業者管道多、人脈廣,轄區有色情、賭博、特種行業,不是一個新來的菜鳥警察就能掌握、取締、偵辦;業者會透過已熟悉的警界人士、在地有力人士來打點,如果不能潔身自愛,隨之而來的就是「安心費」,業者給了安心營業、管區員警把持不住就淪陷了。
一方打過招呼、一方收了禮,之後警方的臨檢、查訪,通常只是喝個涼的,隨便做個紀錄就離開;等到業者開口,希望能「幫個忙」(指通風報信),因為之前都已經接觸,不幫怕對方檢舉,幫了又有「安心費」,漸漸開始會想只要保護措施做好,電話不要講、有第三者在不談,應該不會那麼倒楣,第一步就踏了出去。

「學長說…別人給錢可以收」

一名資深警員承認,從警時,學長說「別人要給的錢可以收,不要去人家口袋掏」,有些八大行業業者給錢不是要管區做什麼事,只是給心安的「安心費」,學長交待,這種可以拿,但不要去跟人家要。沒被逮前,都覺得不會有事。
主任檢察官王正皓表示,警察免不了金錢、美色招待等誘惑;重點是要能把持得住。 示意...
主任檢察官王正皓表示,警察免不了金錢、美色招待等誘惑;重點是要能把持得住。 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另外,警察受理民眾報案,常常遇到家暴、感情問題,有時在安慰、協助下,被害人成了小三;或有人因勤務壓力大,染上酒癮、賭癮、沉迷業者提供的性服務,也有員警投資失利,種種因素都需要錢,當業者開口「想在轄區做點小生意」,又送上錢,一念之差就收下了。

早年公務費少 辦案自己想辦法

新北市一名從派出所警員幹到刑事組偵查佐、偵查隊小隊長指出,過去警察的薪資很低,只有現在的一半左右,而每名警員每月辦公事務費僅約400元,辦案、處理交通事故、現場蒐證拍照、底片送到相館沖洗等等費用,若超支都要自行吸收;同事除了變相向當事人收取「辦案費」,也邁向收賄之路。
早期「官場送禮文化」,曾有偵查隊長為升官,開價碼要求刑責區小隊長逢年過節要上繳「禮金」,以便打點各級長官;此外,也聽說過所長想要到更好的派出所,花錢打點分局長,這些所長、小隊長只能各憑本事找業者、地方仕紳「籌錢」。
警政署規定警察若需與黑道人士、特種行業接觸,須填寫申請表,事先「報准」,事後也要...
警政署規定警察若需與黑道人士、特種行業接觸,須填寫申請表,事先「報准」,事後也要寫書面報告,基層員警認為治標不治本,有多少人會誠實填寫? 圖/警員提供
小隊長回憶,20年前轄區有電動玩具店的派出所,所長都有錢可拿,外界稱他們是「科技新貴」;但因為電玩店幾乎被侯友宜掃蕩殆盡,加上網路相當發達,新一代的警員看到不滿或遇到不公不義的事馬上在網路爆料,何況是收賄?大家都會怕,現今幾乎沒人敢收業者的東西。

「半年繳清房貸」 讓人起歪念

前警大教授葉毓蘭指出,業者會設法認識、收買警察,古今中外皆然,很多剛出警校的孩子可能聽了太多學長「半年就繳清房貸」、「跟建商買房子只要市價三成」等傳言,在心性尚不穩定下,起了歪念。
葉毓蘭認為,剛滿20歲、年輕的小警員,一當上管區,其實已掌握很大的權力,在社會大染缸,轄區業者、攤販都捧上天,飄飄然,仿佛身分、地位已經不同;吃個餐廳,業者加菜還打折,到按摩館,老闆說「阿sir很辛苦,妹妹幫你服務一下,清的啦」。

葉毓蘭:沒有白吃的午餐

曾經有她指導過的學生,一直說好久不見,要她過去,葉有天順路繞過去,學生很高興,帶去吃麵線;她回憶當天一堆民眾在排隊,她們直接到業者的VIP辦公室,送上的麵線,有3分之2是大腸,分量還特別大。雖然感受到學生、業者熱情很高興,但她忍不住想「警民關係的界線在哪裡」?
如果按摩也升級成性服務,跟女按摩師還培養出感情,一步步沉淪下去,這不就是「涉賄」?其他諸如溫泉、三溫暖業者送泡湯券,餐廳業者送餐券,真正目的是什麼?「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辦案得自掏腰包 「不合理」

但她不得不幫警察說句公道話,國家沒有給警察足夠的經費,卻要警察完成很多任務,逼警察去對外界募款,不然就得自掏腰包,這是不合理的。
台面上,警察缺經費的正當管道是透過警友會,但若已經募款到開不了口該怎麼辦?警察為了尊榮感、榮譽感,許多任務使命必達,沒錢也要設法籌到錢,可能就此找上不對的人、欠下人情,然後司法再重辦、嚴懲,難道政府都沒有責任?

避免警察沉淪:加強法治教育

曾經偵辦過台北市警大安、中山、南港分局官警包庇賭場貪汙案、新北市警板橋分局警員包庇色情應召站案等多起社會矚目重大案件、新北地檢署黑金組主任檢察官王正皓指出,警察工作性質與一般公務人員不同,勤務時段不分晝夜,服勤時間不固定,許多人長年在外地工作,犧牲了家庭生活。
沒有家庭這個支柱,容易發生酗酒、賭博、不正常男女關係(養小三)等問題,開銷增加,只能藉由增加收入來支應,最快的方式就是收賄,甚至插股。
另外,警察必須與各行各業的人打交道,在與八大行業接觸時,很容易驚羨對方所得之高、出手闊綽、生活奢豪,對照自己的薪水,是再賺十年也繳不清房貸;當業者招手,一個把持不住就此陷入,同事即使察覺有異,基於情誼、不想成為「告密者」,通常不會主動舉發,鄉愿姑息,甚至同流合汙、集體貪瀆。避免警察沉淪,最重要的就是加強法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