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rch 28, 2011

趕快擺脫經濟成長的魔咒

【文/陳心怡】

「本世紀的核心問題,是人類的整個環境被化學物質所污染;和核能戰爭一樣,這有可能造成人類的滅亡。這種化學物質,有無比的殺傷力——能累積在動植物體內,甚至進入生殖細胞裡,破壞或改變遺傳物質。」(瑞秋‧卡森《寂靜的春天》,第二章〈忍耐的義務〉,晨星)

享譽國際的美國自然文學作家瑞秋‧卡森(Rachel Louise Carson, 1907-1964)在1958年寫下《寂靜的春天》,至今已經超過半世紀,她在書中提及各種因為人類濫用化學藥品引發的生態危機,字字句句在當時看來,幾乎是駭人聽聞的指控,而今再度翻閱,卻有種先知般的熟悉感。

雖然她在書中主要的抨擊對象是當時的化工業以及包庇化工業的政學界,但若我們把文章裡的主詞改為這次311日本東北強震所引爆的核能災難,瑞秋‧卡森沉重的警告依舊適用。經過了五十年,瑞秋‧卡森的警語仍有效,我們是該佩服她有先見之明?還是該為人類「始終如一」地走向毀滅之途搖頭?

儘管已有1979年美國三哩島與1986年烏克蘭車諾比爾兩次重大核災事故的慘痛經驗,但各國對於廉價且具高效能的核能發電仍無所畏懼。或許,也非完全不恐懼,但只要祭出了「經濟成長」的旗幟,似乎所有質疑發展核電的理由都不該再有。

對全世界來說,日本這次因為地震海嘯爆發核電災難,這是前所未有的經歷。全球目前有441個核能機組正在運轉,美國104座居冠,法國58座居次,日本震前有55座,台灣則有6座,中國有13座。全球441座機組,若要嚴重看待,這就是441顆潛在未爆彈。然目前仍在積極發展核電的中國卻仍堅持不改變核電發展方向,理由很簡單,為了達到2020年承諾的減碳排放量目標,勢必要以核電取代火力發電。

火力或核能,真的是兩難嗎?若我們對於「經濟成長」有著無限期待,那麼這就會是兩害相權的難題;但若要根本解決能源與環境之間的問題,一味撻伐核電負面影響、或者質疑碳排量過高的火力發電,就都沒有直搗問題核心。英國永續發展顧問提姆‧傑克森(Tim Jackson)甘冒眾怒直言:「誰說經濟一定要成長?」經濟成長,才是各國能源政策背後真正的驅力。

兩百多年來,我們深信經濟成長是好事、是美好富足生活的必要條件,所以我們期經濟能夠無限成長,而且一定要成長。每逢經濟衰退,政府就會面臨壓力,在野黨拿此做文章、企業撤資出走、消費者沒信心……當質疑聲浪排山倒海而來,執政者想當然爾,不可能冒險拿經濟問題開自己的政權一個玩笑。

問題是,只要動動腦,誰都知道,經濟怎可能無限成長?那條曲線怎可能無限往上?特別是,我們是處在一個資源「有窮」的環境下,憑什麼去要求經濟「無窮」發展?所以提姆‧傑克森在《誰說經濟一定要成長》(早安財經)一書裡,開宗明義告訴我們:「我們的科技、我們的經濟和我們的社會全搞錯了方向,以致於無法讓我們感受到『有意義的富足』。鞭策我們進步的動力,全建立在不斷擴張物質需求之上。為了追求今天的美好生活,我們正一步步地,侵蝕著明日幸福的根基。」

五十年前,瑞秋‧卡森奔走疾呼人類正在用無知的方式破壞環境時,「生態學」還沒成為一門學問;五十年後,「生態學」已成為某種顯學,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保護生態的重要性,但經濟學家在他們理論架構下,卻仍然是提姆‧傑克森眼裡的「生態文盲」。

提姆‧傑克森指經濟學家是生態文盲,並不是說他們不懂生態重要性,而是兩百多年以來,經濟學家們在處理經濟問題時,始終跳脫不出追求「經濟成長」的緊箍咒,而沒有把生態環境因素納入考量。當然不只經濟學家陷溺其中,國家、政府、企業也不斷以此為目標,更加強化經濟成長這套邏輯的合理性。

追求經濟成長到底帶來多少問題?提姆‧傑克森說,因為官員們對成長「忠貞不二」,所以允許銀行貸款給無力償還的人,也放縱金融操作拖垮世界而毫不禁止,進而締造整個世代成為不負責任的年代,甚至用納稅人的錢,獎勵製造危機者。結果,市場反而被成長打垮,是我們自己搞砸一切。

2008年的全球金融風暴,只是成長旗幟下的一個病症。另一個更重要的問題是,經濟成長和環境間的衝突。金融危機後,我們還得對抗氣候變遷、環境問題,我們要防止資源匱乏、締造一個更公平的社會,但在提姆‧傑克森看來,幾乎所有作為都不脫離為凱因斯戴上「綠帽」,因為我們最終目的仍然希望刺激消費者繼續花錢、企業不斷投資創新、生產力便會恢復,整個市場仍會因消費者渴望追求新奇和企業不斷創造新奇兩者難分難捨的糾葛中,繼續往虛無飄渺的無限成長前進。

也許我們會忍不住質疑提姆‧傑克森:如果不成長,怎麼辦?這就好像瑞秋‧卡森竭力呼籲不要使用化學藥劑時,也曾飽受責難:難道我們要任憑害蟲吃掉作物,讓蟲類主宰世界?

和瑞秋‧卡森一樣,不只抨擊現狀,提姆‧傑克森也提出了方案,包括修正經濟模型,把生態納入;破除GDP迷思,個人不再用「消費者」(消費時間、空間、商品的能力)來界定自己存在的意義,而改為用「生產者」重新審視自己,這樣一來,許多GDP無法估算的「灰姑娘經濟」都可以站上舞台,例如手工藝、園藝、靈修、志工、保母等。必須把「經濟不必成長」和「扭轉消費主義文化」結合起來,我們才能有機會好好面對並珍惜這個有窮世界。提姆‧傑克森認為,這不是烏托邦,只要擺脫成長魔咒,不需要革命就能達到這樣的目標。

瑞秋‧卡森和提姆‧傑克森雖然都直接戳破當前主流價值的神話(甚至是謊言),但他們不是放棄世界,直接叫人等死。瑞秋‧卡森的呼籲花了半世紀來檢證;今日的氣候與環境變化,比起五十年前更加驟烈,我們還會有機會用下一個五十年來檢視提姆‧傑克森或者其他人的理論嗎?又或者,在這個焦慮的年代,與其被許多末世論紛紛擾擾推波助瀾,為了可見的下一代,我們還不如積極起而行,試試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Monday, March 14, 2011

紐約大車禍 康州金神大賭場

【聯合報╱本報系紐約記者王友信、許振輝/十二日電】

2011.03.14 09:18 am


緊急救護人員著手調查發生在紐約九十五號州際公路的大車禍,車體已被撞得嚴重變形,現場慘不忍睹。
(美聯社)
一輛從康州金神大賭場返回紐約曼哈坦華埠的賭場巴士,十二日清晨在九十五號州際公路位於布朗士的十四出口附近疑似與拖曳卡車擦撞,先撞上路旁標誌後翻覆,並在滑行中撞上路旁路標桿。在強力衝撞下,路標桿像把利刃幾乎將巴士一分為二,車上卅一名乘客至少十四人不幸罹難,另外還有多人仍與死神搏鬥,情況並不樂觀。

警方初步調查顯示,當時車上共卅一名乘客,加上司機共卅二人,主要為華裔,也有部分越南裔及西語裔。

整起意外發生在十二日清晨五時卅五分,據現場指揮的消防隊長基爾杜夫形容,事故現場在當時十分混亂,除了看見傾覆在路旁的巴士外,四處也都是傷者的哀嚎與哭泣聲。另外,車體前方還有許多不堪重擊而飛出的乘客,其中部分已無氣息。

他表示,由於巴士當時撞擊速度猛烈,加上路旁標桿沿著車窗部位切入,幾乎將車身從前到後一分為二,車體部分更是嚴重變形,增加救援困難。一名生還乘客說,他看到有罹難者當場斷頭,頭還掉在死者自己的手上,情況非常恐怖。

一名事故當時在車上熟睡的寧姓乘客表示,他到目前仍心有餘悸,由於當時全力救人,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清洗沾滿全身的死傷者血跡。

消防單位將傷者分兩批送往鄰近醫院。目前已有十四名乘客罹難,三人情況危急,仍在急救。十四名死者中已確定至少十名是亞裔。

警方正在調查四十歲的巴士駕駛威廉斯是否因疲勞駕駛肇禍,但他向警方表示,在清晨五時卅分左右,他原本開在公路右線道,疑似被一輛拖曳卡車擦撞,導致其駕駛的巴士失控翻覆。

市警總局長凱利表示,目前並不清楚巴士是否與拖曳卡車發生碰撞,不過由於該名卡車駕駛在事故發生後即不知去向,目前正積極查緝巴士駕駛指稱的卡車駕駛到案協助調查。

【2011/03/14 聯合報】@ http://udn.com/

Thursday, March 10, 2011

韓星被迫性朝貢 網友看法兩極

【聯合追星網╱整理報導】

2011.03.10 12:49 pm


上吊自殺身亡的韓星張紫妍被迫性朝貢,血淚書信曝光引發媒體大篇幅報導,在討論區有些網友同情張紫妍遭遇,感嘆黑幕可怕,希望張能如信上所盼報復成功,「羨慕五光十色的演藝生涯,墜入的卻是無止盡的黑暗地獄」、「願她口中的惡魔都得到制裁」。

也有網友看法不同,認為此現象不稀奇,重要是自己入行前應想清楚,「在這圈子裡想紅當然得付出」、「若有勇氣自殺,為甚麼不把勇氣用在別的地方努力工作?」、「性朝貢士農工商都有」,覺得這樣的悲慘循環,無異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造成的現象。

中立派網友認為,應將心比心分析情況,不能只責怪受害女星,涉世未深的少女懷著星夢憧憬進入演藝圈,被脅迫利誘走上陪睡之路,不從者慘遭組織控制或毆打威脅,想脫身者也無力脫身,才會選擇自殺一途,「敢脅迫女藝人陪睡政商高層背後應是相當大的惡勢力」、「若有其他方法可以解脫 任何人都不會輕易選擇走上絕路」、「當人遇人不淑的時候,不是每次都能成功脫逃的」,應該譴責加害者。 

‧討論╱韓演藝圈爆「性朝貢」,你的看法?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 1995 ( 要救救我 )

【2011/03/10 聯合追星網】@ http://udn.com/

Thursday, March 3, 2011

新光學顯微鏡 打破光的定律

【中央社╱台北2日電】

2011.03.03 12:56 am


英國研究人員透過玻璃微珠的協助,展示歷來解析度最高的光學顯微鏡。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這種顯微鏡可照見小到500億分之一米的物體,可以直接窺視從未見過的「奈米觀」世界。

研究團隊指出,這種方法甚至可以用來觀看個別的病毒。

研究團隊使用的技術是運用衰減波(evanescentwave),也就是在非常逼近物體的地方放射,且通常會完全消失的光波。這項研究發表於英國「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

不過,玻璃微珠可以收集這些光,然後將之重新聚焦,把光傳送到標準顯微鏡內,讓研究人員可以用肉眼看到一般僅限於原子動力顯微鏡或掃描電子顯微鏡才能間接看到的細節。

使用我們可以看到的可見光來觀看這種大小的物體,就某種意義而言,是違反光的定律。

【2011/03/03 中央社】@ http://udn.com/

Wednesday, March 2, 2011

直言集/府會槓到最高點 完全執政破滅

【聯合報╱本報記者修瑞瑩】

2011.03.03 03:03 am


議員建設工程款在地方行之有年,被不少人視為陋規,台南市長賴清德挾超高民意當選,銳意改革,原本是美事一樁,但如果最後只換得府會失和、議事空轉、建設落空,相信不是支持他的選民所樂見。

縣市首長與地方民代都有選票壓力,議員建設工程款也是因應議員經營選區需求而衍生的特殊預算,有些縣市是光明正大地編列,有些則是分散在相關單位的預算內,成為長期以來是地方政治生態的一部分。

賴清德想改革陋習,原本立意良好,但地方政治生態複雜,賴清德如果認為自己有高度的民意支持,想要「硬喬」,最後可能與議會一起落得兩敗俱傷。

比較令人好奇的是,民進黨在台南市首次完全執政,賴清德試圖一舉推翻行之多年的議員工程款,理應得到議會的多數支持,但卻搞得一鼻子灰,地方人士認為,政治不脫現實,即使綠營民代也要經營選區,瞬間拿掉工程款又無替代方案,自然無法取得同志奧援。

而且過程中,市府團隊藉著名嘴、教授與市長親上火線,硬是要壓迫議員向民意低頭,但誠如一位地方人士形容「表白愛意被拒絕,已經夠沒面子了,沒想到情書還被對方公開」,無異讓雙方都騎虎難下,失去轉圜空間。

對議員來說,與市長同樣有民意基礎,但如果沒有一定額度的工程建議權,所有資源都在市長口袋裡,「乖的才有糖可以吃、不乖就沒有」,也不盡公平;但堅持要拿工程款,卻長期讓議事空轉,也說不過去。

這場府會失和鬧劇目前看起來,還要繼續演下去,即使預算送進議會,也一定會被嚥不下這口氣的議員大筆狠刪,賴清德恐怕難以實現建設大台南的理想,結果是市府、議會與民眾三輸。

【2011/03/03 聯合報】@ http://udn.com/

塞車9天 印尼人餓到賣手機

【聯合報╱編譯李致嫻/報導】

2011.03.02 04:47 pm


印尼孔雀港聯外道路2月28日仍動彈不得,車陣綿延11公里,2000部卡車受困,最慘的已塞了9天。
(法新社)

印尼近來經濟成長出口暢旺,但港口運輸設施無法負擔蜂擁而來的貨物和運貨卡車,從西爪哇孔雀港(Merak)至蘇門答臘東南部巴果亥尼港(Bakauheni)的道路竟因此堵塞綿延11公里,2000部卡車塞在車陣中,有些駕駛已受困9天,有的駕駛盤纏用盡,被迫賣掉手機買食物。

法新社報導,又飢又累的司機說,他們只想盡快回家,並對政府疏運失敗感到憤怒。35歲的司機蘇羅諾說:「我已困在車陣3天,快沒耐心了。我身上的錢都用光了,只能賣掉手機來買食物。這已是我2月第三次塞在車陣中,我真的不知道為什麼會塞車。」

45歲的司機恩丁說,小偷趁他打盹時洗劫他的車,「我等得很累,然後就睡著了。醒來後發現我的皮夾不見了。拜託,我現在只想回家。」

孔雀港至巴果亥尼港的交通阻塞,也阻礙了首都雅加達等印尼群島各地區的經濟和貿易,當局已加派3艘渡輪到該區以紓解交通。交通部發言人厄文(Bambang Ervan)說:「由於蘇門答臘有許多新的建設計畫,因此今年該區1月與2月的卡車量,與往年相比上升10%至17%。」

他表示,擔負該路線運輸任務的30艘渡輪有8艘進港維修,才會出現嚴重堵車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