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anuary 21, 2019

蛋白質吃太少導致肌少症?營養過剩恐才是主因

2019-01-09 21:03科學的養生保健 林慶順教授
有位好友寄來一個影片,問我它裡面的論點是否正確。這個影片的標題是:【警世片】這個吃太少 40歲開始變弱肌。
這個影片是在發表於某平面報紙。我把它的文字版的第一段拷貝如下:
根據統計,國內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有2成蛋白質攝取不足的狀況。亞東醫院家醫科醫師林致堅表示,40歲以後,肌肉質量平均每10年就會減少8%,70歲過後更是每10年平均減少15%。當蛋白質不夠,肌肉難以合成,平常運動量又少,就更容易引發肌少症。常見出現轉不開瓶蓋,毛巾無力擰乾,走路速度變慢等狀況。
肌少症的發生固然與年齡有關,但也有許多生活因素必須注意,特別是營養與運動。 圖/...
肌少症的發生固然與年齡有關,但也有許多生活因素必須注意,特別是營養與運動。 圖/123RF
首先,請問,「根據統計」,根據的是什麼統計?如果真有其事,為什麼說不出是什麽機關或單位?
再來,「亞東醫院。。。40歲以後,肌肉。。。減少。。。」,這句話是刻意地被安插在兩句「蛋白質攝取不足」之間,從而建立它們之間的邏輯關係,然後又讓人誤以為這是林致堅醫師的意見。
可是,事實上,肌肉隨著年紀而減少,是一個正常現象。縱然在蛋白質攝取足夠的情況下,它還是會發生。
而且,另外一個事實是,肌肉隨著年紀而減少,是開始發生於30出頭,而非40歲以後。
這位作者,故意把年紀說成是「40歲以後」,來吸引中老年人的注意。
不管如何,中老年人肌肉減少,真的是因為蛋白質攝取不足嗎?
雞蛋示意圖。圖/ingimage提供
雞蛋示意圖。圖/ingimage提供
事實上,沒有人敢確定地說,為什麼肌肉會隨著年紀而減少。
目前醫學界的共識是多重因素,包括:
1.負責將信號從大腦發送到肌肉的神經細胞逐漸減少。
2.某些荷爾蒙逐漸減少,例如,生長激素和男性荷爾蒙
3.運動量逐漸下降。
4.攝取的熱量或蛋白質不足以維持肌肉。
雖然上面的第四項有提到蛋白質攝取不足,但它所指的是,沒有能力攝取足夠的蛋白質(譬如,經濟條件不好)。
但是,會關心這個議題的人裡面,有多少是沒有能力攝取足夠的蛋白質?
朋友們三不五時就會問我,要不要吃這個,補那個。
我的標準答案永遠是:「我們的問題並非營養不足,而是營養過剩」。
現代人,大多是吃得太多,又懶得動,以至於肌肉逐漸被肥肉取代。
這才是肌少症的主要原因。(我個人的意見)
如果你因為相信這個影片,而增加蛋白質的攝取,我敢跟你保證,你的肌肉非但不會增加,反而會流失得更快(被肥肉取代)。
附註:對大多數人而言,包括我周遭的朋友,運動是唯一能減緩肌少症的良方。

原文:這個吃太少?肌少症


科學的養生保健/林慶順教授

版主林慶順是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醫學院的教授(22年,現已退休),擁有40年的醫學研究經驗,及在世界知名醫學期刊發表過近200篇研究論文。版主是用醫學研究及寫作的經驗來經營這個網站,發表基於科學證據的文章,主要目的是要破解流竄於網路的養生保健迷思與誤導。https://professorlin.com/

10種被過度吹捧卻沒什麼用的食物 別再當冤大頭了!

2019-01-21 09:00元氣網 綜合報導
生活中,保健品花樣和宣傳方式層出不窮,功效也是被吹捧的天花亂墜。不少人往往被某一誇大功效的產品給呼攏,結果花了一堆冤枉錢。人民日報整理了10種被吹捧上天,卻沒什麼用的食物,呼籲民眾別再上當了。
蛋白粉。圖取自營養師帶你吃外食
蛋白粉。圖取自營養師帶你吃外食

1、蛋白粉:健康人根本不需要

現代人多外食,營養容易不均衡,有商家聲稱應該補充蛋白質。然後,蛋白粉就開始賣起來了。
實際上:一罐的蛋白粉動輒上千元,然而健康成人每天每公斤體重需要1克的蛋白質,這些數量的蛋白質是完全可以通過正常飲食來滿足的。因此,正常飲食的健康人是不需要額外補充蛋白粉的。
葡萄。記者張芳瑜/攝影
葡萄。記者張芳瑜/攝影

2、葡萄籽:商家偷換概念

平時吐掉了的葡萄籽,也被商家大肆宣傳為能抗癌、抗氧化、延緩衰老,各種「葡萄籽油」、「葡萄籽粉」也賣得火熱。
實際上:葡萄籽提取物抑制癌細胞的實驗數據不少,但結論前提都寫得很明確——「體外實驗能夠抑制癌細胞」。
體外實驗只能說明可以針對特定癌細胞進行進一步研究,目前還沒有任何證據證明葡萄籽提取物能夠在體內抑制癌細胞。

3、有機食品:只是心理安慰

每逢逛超市,總有人跟你推銷各種綠色蔬菜、有機大米,聽起來就很高級健康,再加上包裝上的天然無農藥,簡直就是吸引力滿分。但其實貴的不一定就是好的。
實際上:早前已有消費者協會對市面上的有機食品、綠色蔬菜等進行抽樣檢查,分別對農藥殘留量、重金屬污染物限量、理化指標進行檢測。試驗結果顯示,這些所謂有機食品、綠色蔬菜,雖然在價格上比普通蔬菜高出好多,但品質上卻不一定比較優。
牛奶示意圖。 圖/ingimage
牛奶示意圖。 圖/ingimage

4、高鈣奶:並不比普通牛奶有用

大家在買牛奶的時候,常常會看到高鈣奶,其價格也比普通奶高出不少。營養師介紹,所謂高鈣奶只是在生產的時候人為地額外添加了一些鈣,也就使得奶中的鈣含量高一些了。
實際上:普通牛奶中的鈣為乳酸鈣,吸收率較高,而高鈣奶中是人工添加的碳酸鈣,吸收率較低。高鈣奶喝了也不等於能將所含鈣成分完全吸收,其實普通牛奶也就夠了。

5、魚油:吃魚就夠了

各大保健品專櫃,魚油總是熱銷品,真的這麼有用嗎?
實際上:既然魚油來自於魚,提純魚油並不穩定,那麼吃魚不是更直接有效嗎?答案是肯定的。
除了魚油之外,魚還提供優質的蛋白以及維生素礦物質等微量元素,魚肉中的飽和脂肪酸很低,這對於心血管健康也是極好的。
海參。示意圖/報系資料照
海參。示意圖/報系資料照

6、海參:不比雞蛋強

海參是海鮮餐廳的高級食材之一,老闆總說海參蛋白質含量很高,好吃又對身體有益。
實際上:海參的價值在於蛋白質,不過它的蛋白質含​​量雖然很高,但質量並不高。蛋白質有高質和低質之分,其質量主要通過人對蛋白質中氨基酸的吸收率來做評判。
雞蛋才是最符合人體氨基酸模式的食物,所以雞蛋是一個完美的蛋白質來源。人吃海參還不如一天吃兩個雞蛋,再搭配些豆製品和青菜,後者攝入的蛋白質在質和量上都要遠遠勝於海參。

7、解酒藥:並不能減輕醉酒危害

商場上應酬不斷,席間又必須喝酒。藥店裡打著各種解酒藥,有些還宣稱可以千杯不醉。
實際上:解酒藥只是個噱頭,它們的成分只是一些護肝的成分,並不能減輕醉酒的危害。解酒最根本的是適量飲酒。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酵素。 攝影/陳立凱
酵素。 攝影/陳立凱

8、酵素:一進嘴就失去活性

酵素也是近年火熱的保健食品,不少商家紛紛聲稱能幫助排毒美容減肥。
實際上:「酵素減肥」是一個大騙局,酵素是日本名,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酶」。但胃中的酸性很強,一般而言,酶在這樣的環境中很難經受住考驗。再加上胃中還有專為酸性環境而生的胃蛋白酶,可以把別的酶切開,到了小腸的蛋白酶攻擊性更強,不管食物蛋白還是酶,都會被切得七零八落,不可能再有活性了,吃了等於白吃。

9、兒童醬油:有害無益

兒童醬油的廣告宣稱「專為兒童健康研製的釀造低鹽淡口醬油」,適合拌飯、清蒸食物等,一則起到開胃的作用,二則補充營養,充分考慮處於發育期的兒童味覺特點,富含18種氨基酸、有機酸、碳水化合物等兒童所需的營養元素。
實際上:專家提醒,兒童飲食完全不需要額外再用醬油來調味。正常飲食中含有的鈉,已經足夠滿足兒童的生理需求,任何外加的鹽都是多餘的。而且小時候越重口,長大之後就越難以控製鹽的需求量,高血壓風險也就越高。
黑糖。本報資料照
黑糖。本報資料照

10、黑糖:只是長得黑

生理期一直是困擾女性的大問題,尤其是這兩年年輕女性生活作息不規律。於是黑糖食品成為很多人喜歡的零食,也一直被宣稱為天然健康食品,有美容養生作用,價格也要比紅糖高。
實際上:專家說,其實黑糖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紅糖,功效上和普通紅糖無異。很多人認為黑糖功效比其它糖更好,其實,黑糖和紅糖一樣都屬於蔗糖,兩者本質上並無差別,在營養價值與食用功效上也相同。
專家提醒,不必盲目相信一些聽起來很厲害的養生推薦。日常飲食中合理搭配、均衡營養,適量運動,就是最好的養生方式了。

在台創業要選這一行! 開門爽賺41年

2019-01-21 09:00聯合報 記者張語羚/台北報導
水電工缺工嚴重,雲林縣政府補助的水電工訓練班非常搶手,女學員超過三成。 聯合報系...
水電工缺工嚴重,雲林縣政府補助的水電工訓練班非常搶手,女學員超過三成。 聯合報系資料照
開咖啡廳當老闆是不少上班族的夢想,不過從員工變頭家前,應先想清楚,並且避開餐飲、餐廳、服飾3大創業紅海,做出差異性才能提高創業存活率。

創業首選咖啡、飲料? 未必好賺

104人力銀行根據近5年更新的履歷調查,曾經創業的1.2萬人當中,手搖飲料店、咖啡店等餐飲業高居創業首選,有19.3%的創業者會選擇以此起家;其次為餐廳、熱炒等餐館業,占15.5%;服飾批發零售業則以13.9%位居第三。
專家指出,從數據可以看出創業三大紅海多為與民生消費相關的行業,反觀因應科技發展而興起的網際網路相關業,因具有較高的進入門檻,僅占整體創業者選擇的行業2.9%。
104人力銀行總經理黃于純說,不想當打工仔、創業為自己工作是部分上班族的夢想,尤其反映在30歲以下的年輕世代,近年創業熱潮風起雲湧,創客風、青創基地、共同空間大流行,但創業並不簡單,必須要獲利模式和差異化經營。
一名初次創業、從事餐飲、服飾等App開發相關領域的業者表示,創業的關鍵在於進入門檻,必須要有專業技能,接著透過品牌行銷等方式,逐步建立在業界的獨特性及地位,否則終將有一天被後起之秀取代。

水電、印刷…有專業技術 創業才能長壽

調查也顯示,1.2萬創業者中平均創業次數為1.05次,屢敗屢戰最多創業為4次,平均每次創業存活4.1年;不過,餐飲、餐館、服飾等創業三大紅海,由於競爭更激烈,平均壽命為3.4到3.7年,皆低於平均值。若以行業別觀察,平均每次創業壽命最長者為水電材料行,可存活41年;最短行業為加盟義大利麵店,壽命僅有18天,兩者相差逾830倍。
104人力銀行分析創業最長壽的前10名,包含材料、工程、工業、印刷等專業技術店家,皆超過36年;創業最短命的前10名,包含雞排、夜市擺攤、飲料店、早餐店、花店等民生消費,由於進入門檻低,競爭者眾,皆不到30天。
黃于純建議,不論是否創業,職場已是日後創業的前哨戰,在公司內實地操演商業模式,訓練戰略和戰術的思考能力,測試自身是否具備業務、行銷、研發、或組織能力等,至少準備一年半到兩年的行動策略方案,避免因盲動而掉進「創業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