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ly 12, 2012
是「性奴」不是「慰安婦」
【朝鮮日報/社論/朝鮮日報中文網提供】
美國媒體9日報導稱,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下達指示要求美國所有文件中不得使用翻譯為英文的「慰安婦(comfort women)」一詞,而應使用 「被強迫的性奴(enforced sex slaves)」。對此,日本外相玄葉光一郎10日在國會答辯中表示:「『性奴』一詞是錯誤的措詞。」
聯合國人權委員會1996年通過了消除女性暴力決議案,將被日本強行抓走並成為日軍性玩物的女性界定為「性奴」。國際勞工組織(ILO)1996年也在報告中指出:「日軍的行為違反了禁止強制勞動的國際勞動工組織第29號公約。」美國眾議院2007年以全票贊成通過了一項決議案,內容為「日本政府應對逼迫年輕女性做性奴的事實公開道歉並承擔歷史責任。」
國際社會認為,日本在二戰時期將韓國、中國、東南亞女性以及生活在印度尼西亞的荷蘭女性強行抓到軍隊慰安所對她們性的榨取行為是反人倫、反人權的戰爭犯罪,理應稱為「性奴」。反人倫犯罪是即使戰爭結束也不能赦免的犯罪。然而,日本卻向本國外交官下達指示要求他們對在美國修建的「性奴受害女性紀念碑」進行拆除活動,一些厚顏無恥的日本人破壞讓後代了解日本這些不道德行為的象徵物也是司空見慣。
考慮到當事者可能會對「性奴」一詞產生排斥感,所以韓國政府的官方文件和法律按照慣例一直使用「日軍慰安婦受害者」的說法。但韓國挺身隊問題對策協議會11日表示:「(希拉蕊要求使用性奴一詞)洞悉了我們的內心,非常高興。」如果日本認為使用慰安婦一詞可以掩蓋反人倫犯罪的真相,那就是大錯特錯。韓國也應該在官方文件中採用能直接體現日本罪行的措詞。
【2012-07-12/朝鮮日報中文網】
全文網址: 是「性奴」不是「慰安婦」 - 性奴或慰安婦? - 封面故事 - udn全球觀察 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ART_ID=401794#ixzz20PQTQbA9
Power By udn.com
Thursday, July 5, 2012
中國留學生分屍案 加拿大警方找到頭顱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2012.07.05 02:50 pm
中國留學生林俊在加拿大遇害遭分屍,頭顱一個多月後才確定尋獲。
(路透)
加拿大蒙特婁警方4日表示,日前在蒙特婁安格瑞農公園發現的頭顱,證實是5月底遇害被分屍的中國大陸留學生林俊的頭顱。
林俊生前就讀於蒙特婁康柯達 (Concordia)大學,5月底遭嫌犯麥格諾達殺害、分屍。他的四肢先後被寄到加拿大執政黨保守黨和自由黨渥太華總部、溫哥華兩所小學,屍體則在麥格諾達居住的公寓後垃圾箱內被發現,但頭顱失蹤。
蒙特婁警方1日接獲通報後,在安格瑞農公園一座小湖的岸邊發現一顆頭顱,現場距離麥格諾達所住公寓數公里。
29歲的麥格諾達是色情片演員,和33歲的林俊有往來。他案發後逃到歐洲,在巴黎停留後轉往德國,4日在柏林的一間網咖被德國警方逮捕,18日引渡回加拿大。
林案發生後,一個暴力網站曾播出一段恐怖影片。影片中受害人被綁在床上,被人用冰錐刺死,然後分屍。警方後來表示,影片中的受害人就是林俊。另一段影片顯示,麥格諾達曾吃林俊遺體。
麥格諾達目前關在隔離牢房,被控一級謀殺、毀損屍體及威脅政治人物等罪名,但他一概不認罪。他預定明年3月受審。
【2012/07/05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中國留學生分屍案 加拿大警方找到頭顱 | 國際焦點 | 全球觀察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WORLD/WOR3/7205078.shtml#comments#ixzz1zkfHBLoc
Power By udn.com
Tuesday, June 26, 2012
廣西破獲黑心集團 熊掌逾百隻
【聯合報╱中新社】
2012.06.27 05:00 am
廣西南寧森林公安局破獲販賣瀕危野生動物非法集團。繳獲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穿山甲三百四十三隻(凍體、重量約二點二噸)、黑熊熊掌一百四十一隻(經專家鑑定,被殺害的黑熊至少四十三隻)。被繳獲的黑熊熊掌,令人不忍卒睹。
全文網址: 廣西破獲黑心集團 熊掌逾百隻 | 陸港傳真 | 兩岸台商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7186545.shtml#ixzz1yxEzWcLW
Power By udn.com
肇事者允報案卻落跑 老翁痛失老伴
【聯合報╱記者謝進盛/台南報導】
2012.06.27 03:13 am
男子林勇志日前清晨騎機車與一對老夫婦發生車禍,老翁懇求他報警搶救頭顱破裂的妻子,他口頭答應卻逃逸,老婦失血過多死亡,警方昨天逮捕林嫌,依肇事逃逸罪嫌送辦。
「發生車禍了,竟然還見死不救,希望法律能給這種人最嚴厲的制裁!」承受喪妻之痛的老翁李英明悲痛說,不會原諒林的行為。林辯解,車禍後有事,才急著離開,有打電話請友人代為報警。
警方調查,剛從工廠下班的林勇志(卅四歲),廿三日清晨四時四十五分騎機車要回官田住處,在台南麻豆區中山路,與七十歲李英明夫妻共乘的機車擦撞,三人都摔倒在馬路上,林、李只受輕傷,李妻頭顱破裂,血流滿地昏迷。
當時李英明懇求林先叫救護車,把妻子送到醫院,林口頭說好,卻騎機車離去,再也沒有回到現場。
李苦等不到救護車,心急如焚,央求附近豆漿店老闆報警,消防隊獲報緊急把李妻送醫,可惜不治。
警方連日調閱馬路監視器,掌握林勇志行蹤,到他住處逮人。
警方表示,是豆漿店老闆撥一一九救人,林嫌的說法是卸責狡辯。
【2012/06/27 聯合報
全文網址: 肇事者允報案卻落跑 老翁痛失老伴 | 意外現場 | 社會新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2/7186541.shtml#ixzz1yxERKY34
Power By udn.com
Monday, June 11, 2012
基測考一半兩夥人夜鬥 1死6傷
【聯合報╱記者張祐齊/新北市報導】
2012.06.11 02:51 am
新北市新店區前天深夜發生青少年集體械鬥案,造成一死六傷,守在醫院的死者友人聽聞噩耗,掩面哭泣。
記者廖國隆/攝影
李姓少年不滿張姓少年糾纏其女友,前天深夜與張相約在新北市新店區談判,找來廿多人埋伏,雖然張也找來九人助拳,但一現身就被對方持西瓜刀猛砍,造成一死六傷。新店警方昨天陸續逮捕參與鬥毆嫌犯,將雙方共廿五人分別依殺人等罪嫌送辦。
這是新店區十天來發生的第二起集體鬥毆砍人案。上月卅日凌晨,王姓嫌犯教唆友人砍殺債主,一人差點斷頸、另一人被開膛,造成兩死兩傷。
警方調查,張姓少年曾與李姓少年的郭姓女友交往,前天基測第一天考完,參加基測的張姓少年在北市景美某考場外被李姓少年帶人堵到。
李姓少年認為張不斷糾纏其女友,先拿摻有不明粉末的香菸強迫他吸食,還要他考完後得向郭女九十度鞠躬道歉。
張姓少年擔心隔天無法參加基測,只好答應。但晚上李男認為張沒有誠意,又約張在新店區開明高職後巷談判。
張姓少年擔心被打,向乾哥哥游哲凱(廿二歲)求助,游找了八名友人赴約。李姓少年則找了鍾姓少年共廿多人,事先在談判現場旁埋伏。
游哲凱等人騎機車到現場,同行的章姓少年先被一輛白色自小客衝撞,再被對方持西瓜刀砍殺。游等人四處逃逸,章姓少年被砍三刀傷重不治,另六人也受刀傷。
警方發現,章姓少年上個月才涉嫌搶加油站被逮,載他就醫的游哲凱擔心在新店急診會被尋仇,竟帶章到八公里外的雙和醫院就醫。
警方調閱監視器畫面過濾,分別到景美、中和等地逮捕李姓少年、林政豪、陳學仁、干濤緯、曹大祥、虞家偉以及砍人的王姓少年等共廿五人到案,主嫌李姓少年否認教唆殺人。
全文網址: 基測考一半兩夥人夜鬥 1死6傷 | 重案追緝 | 社會新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1/7151607.shtml#ixzz1xUW6mDVH
Power By udn.com
Tuesday, June 5, 2012
老人囝仔性 雖任性卻具創造力
【聯合報╱記者陳惠惠/台北報導】
2012.06.05 08:00 am
全文網址: 老人囝仔性 雖任性卻具創造力 | 老人防老化有方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7138386.shtml#ixzz1ww3vKgDP
Power By udn.com
台語說「老人囝仔性」,就像國語說的「老小」一樣,其實有根據。醫師指出,老化會讓大腦組織減少,又以額前葉退化最明顯;此區域掌管文化、教育及道德整合,老化使抑制效果減低,老人因此變得較孩子氣。
高雄長庚醫院榮譽副院長陳順勝說,老化後抑制能力降低,老人家可能變得較任性;相對地創作力因而海闊天空,藝術人文能力增強;如洪通半百開始畫畫,成為知名畫家,以彈奏月琴聞名的民謠歌手陳達也是一例。「沒喝酒,卻享有微醺的效果。」他建議,老人家應善用此潛能。
陳順勝說,年輕時大腦重量約有一公斤,到老時平均消失百分之七,但通常和失智無關。別以為上了年紀,大腦才減輕,他說,人類大腦自廿五歲就開始退化,且並非均勻退化,而是以額葉、顳葉為最,讓老人家記性變差,睡眠習慣不同於以往,個性也會有些轉變。「就像全身退化也是不均勻的。」陳順勝說,大腦四分區裡,枕葉、頂葉退化速度相對較慢。
台北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王培寧說,額葉與人格特質、行為控制有關,額葉退化也可能讓老人家變得較為固執,需更多時間適應全新環境、事物;顳葉掌管記憶,此區域退化難免影響老人家學習、記憶速度。
「額前葉的功能退化尤其明顯。」陳順勝說,文化、教育及道德在此區整合,老化後,較沒有抑制能力,老人家性格會變得較小孩子氣,還會出現重複、強迫性行為,如有些老人家一定要把東西擺在固定地方。
他以自身為例,後背包裡,每樣物品都有自己的「家」,水壺、雨傘、鑰匙、電腦等,擺得整整齊齊,「連USB都有固定『住』的地方」。
也因為如此,許多老人家愛收集東西,什麼都不捨得丟。「只是愛收集的東西不同罷了。」他見過老人家愛收集衛生紙,一張張折疊得整整齊齊,還有人喜歡收集藥品,過期了也捨不得扔,連廢紙、紙箱都收著。
老人家愛物惜物,王培寧說,晚輩不必太干涉。但王培寧說,若從外頭撿回的幾乎是不堪用的東西,或盡是些破銅爛鐵,就要留意是否為失智症徵兆。
「把他們當作小孩子對待。」王培寧建議,撇開失智症等疾病不談,老人家個性變化,其實是自然退化過程,相處之道就是不把期望訂太高。
王培寧說,老人家的記憶力雖不能與年輕人相提並論,學習全新事物、知識的速度也不若年輕時快,但可以使用連結法,透過與熟悉的人事物、經驗或成長背景等相連結,能加快學習速度;避免忘記最好的方法,就是隨時隨地寫下來。
【2012/06/05 聯合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老人囝仔性 雖任性卻具創造力 | 老人防老化有方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7138386.shtml#ixzz1ww3klzW4
Power By udn.com
保全刻苦自學 站著上北大
【中央社╱台北5日電】
2012.06.05 03:47 pm
甘相偉及其新書「站著上北大」。
圖/擷取自網路
中國大陸北京大學校內一名保全,透過刻苦自學考上北大中文系,近期他將自己5年來在北大當保全經歷出版成「站著上北大」一書,並打動北大校長周其鳳為他寫序。
新京報報導,這名保全來自湖北農村,名叫甘相偉,1982年次、專科畢業的他為了謀生,2007年到北大擔任保全,曾在北大西門、西側門等地站崗。
甘相偉在書中回憶,「執勤站崗的時候,每天都要面對成千上萬的人,不管是騎自行車的還是開寶馬(BMW)的,我一律向他們敬禮。」
他說,曾一度對北大學子眼紅,「他們走進了北大學術的殿堂,而我卻在站崗」。
於是,甘相偉開始利用休息時間聽講座、讀書。之後,他透過成人高考考上北大中文系。近5年來,愛好寫作的甘相偉經常將心得記錄下來。
去年12月,甘相偉將自己寫的12萬字裝訂成冊。因期望小冊子能出版成書,於是他主動寄電子郵件給北大校長周其鳳,並附上自己在北大的「經歷」,希望校長能替他寫序。
今年年初,有出版社要替甘相偉出書。書的總策劃劉志則說,「他是一個普通保安,卻很愛學習,是他的經歷打動了我們,於是決定出版。」
周其鳳則在序言中稱,最聰明的學生應該是能夠最大限度利用北大資源提高自己的學生。北大的資源用之不竭,學生用得愈多,北大就愈好、愈富有、愈高興。
周其鳳說,甘相偉在這方面的智慧簡直發揮到了極致。這是值得北大學生學習和效法的。
目前,甘相偉已經辭去保全一職,正準備向北京一些中學、高校投簡歷,希望能成大學輔導員或中學語文老師。他表示,將堅持寫作,「相信我的路會愈走愈遠。」
【2012/06/05 中央社】@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保全刻苦自學 站著上北大 | 陸港傳真 | 兩岸台商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7139397.shtml#comments#ixzz1wvdMaNJI
Power By udn.com
Subscribe to:
Posts (Atom)